第403章 竞争异常激烈

没人能预料到,这家公司的首个产品竟然是200GB的移动存储设备。

一家服务公司居然涉足硬件制造,这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一 ** 整配置的电脑至少需要花费1万元人民币,而华德集团给移动硬盘定价为3000元人民币。

这个价格不算贵,毕竟是200GB的超大容量存储设备。

也不算便宜,毕竟当时中国的人均月收入仅约为100元,3000元相当於一个普通工人两年半的工资。

即便如此,订单如雪花般纷至沓来。

微软和 ** 当局一时反应不及,只能眼睁睁看着华德集团赚得盆满钵满。尽管他们有意打压,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切入点。

微软也有自己的技术储备,但在大容量存储设备领域尚未成熟,他们也并不急迫。

3.5英寸软盘是国际市场上的标准设备,由于小容量存储设备尚未广泛推广,大容量设备的研发也就没有那么迫切。

没想到,华德集团打破了常规,直接推出了200GB的存储设备,完全未经协商。

微软的工程师们心中充满了绝望。

他们计划中的下一步产品是16GB、32GB和64GB的存储设备,超过64GB的设备仍在研发和测试阶段。

华德集团产品的面世使所有这些技术储备变得毫无价值。有了200GB的超大容量存储,谁还会去选择16GB、32GB的小容量?

微软高层连夜召开会议,调配了大量的工程师,开始着手研发超过500GB的大容量存储设备。

在项目启动时,所有人都感到忐忑不安。

没人清楚华德集团的技术储备情况如何。既然已经推出200GB的大容量产品,谁又能保证他们没有500GB甚至更大容量的技术储备?

尽管有此顾虑,微软仍决心投入巨资进行研发。

作为计算机领域的全球领导者,他们绝不允许任何对手有任何超越他们的可能性。

然而,在开发过程中,所有工程师都快掉光了头发。

大规模的存储装置研发并不困难,主要问题是确保其稳定性。最棘手的挑战则是兼容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现有系统根本不能带动大容量的存储设备。华德集团的200G移动硬盘究竟怎么做的,谁又能知道呢?

为了找出其中的秘密,他们拆解了许多移动硬盘,却未能发现什么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