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书舍人李百药的话,像一颗石子投入了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
原本热闹的宴会,因为李百药的这句话一时间变得更加嘈杂起来。
一些忠君爱国的大臣,顿时义愤填膺的站了出来,用手指着中书舍人李百药的鼻子骂了起来。
“大胆,陛下身为九五之尊,何等身份,需要一些宫女服侍怎么?”
“放肆!陛下如今乃天下之主,驱走宫女,难道还要让陛下和皇后,亲力亲为那些小事不成。”
“就是,陛下所思所虑皆为国之大事,岂能被那些琐碎小事,从而浪费时间?”
一些多喝了几樽酒的官员,更是差点上演了一场全武行表演。
中书舍人,虽然只是一个正五品的官员,但在九品中正制的朝廷中,已经算的上中层官员了。
其职务更是负责起草诏旨、制敕、玺书、册命等重要文书,参与表章的起草,是皇帝和臣子之间沟通的重要桥梁,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只是可惜这是唐初,文臣璀璨、名将辈出,文以治国安邦为己任,武将更是威震四方,为唐朝赢得了无数的荣耀和胜利。
所以看到这个小小的中书舍人口出狂言,顿时就引发了满朝文武的斥责。
只有房玄龄、杜如晦还有长孙无忌等一群中书省的大佬坐在座位上,没有任何的表示。
其实从他们的角度而言,李百药在某种程度上,将他们想说而不好说的话,说了出来。
毕竟他们身为朝臣,皇宫内的事情,属于李世民的家事,他们不便过多干涉。
他们相互交换了一下眼神,彼此心照不宣。
反观李百药,面对众人的指责,依旧面色不改,从他走出来谏言,便知道这样的场面,不可避免。
他深吸一口气,声音洪亮地回应道:“陛下自然身份尊贵,有一些宫女们服侍,也自然无可厚非。然而,多年的战乱,导致人口锐减,我大唐现在更是只有两百余万户,其人口根本满足不了生产,所以,臣请陛下再出宫人,实是为了更好地......”
李百药的话,让原本嘈杂的宴会现场,瞬间安静了下来。
众人也没有想到李百药会如此坦诚地提出这个问题。
听到这里,杜如晦尽管知道李白药的话,乃是辅国良言,民生良策。
但考虑到现在是庆祝收复朔方的宴会,在此商讨也商讨不出什么结果,再则他跟随李世民多年,既然皇帝听到了这个建议,肯定会好好思量一番。
反倒是这么胡搅蛮缠下去,只会把整个庆祝宴会,弄的不欢而散。
所以,他轻轻咳嗽一声,打断了他的发言,转换了一个话题道。
“李中书,你看,今日是我等欢庆收复朔方,为大唐再添一地。至于国事,不妨留待明日再议。我大唐现在如今人才济济,明日必定有诸多良策涌现,此时暂且放一放如何?”
李世民从李白药谏言开始,脸上便没有什么表情。
从帝王的角度来看,李白要说的话,确实是一条关乎民生福祉的良策。
尽管李世民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但是他的内心却正在思考着,如何将李白药的建议付诸实践。
只是另一方面,他也确实非常不喜欢,朝臣对后宫中的诸多事情指指点点。
所以,听到杜如晦的话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的光芒,微笑着点头赞同。
“杜卿所言极是。今日是庆祝之时,我们应尽情欢庆。国事留待明日之后再说吧。”
这场庆祝宴会,这才得以在欢声笑语中继续进行。
而就在这场宴会进行的时候,太极宫中。
“砰”的一声脆响,打破了太极宫中,夜晚的宁静。
一盏造价高昂的青瓷茶盏,在地面上摔得粉碎,碎片飞溅,茶水四溢。
高坐在主座上的李渊,脸上怒意满满,一脸的不悦。看着面前的破碎茶盏,心中更是涌起一股强烈的怒火。
就在这时,也不知道是听到这番动静,还是刚好碰巧,张婕妤和尹德妃却一起结伴来到了这处宫殿。
她们的脸上带着微笑,似乎并没有注意到这股不寻常的气氛。
直到走进来,张婕妤似乎不经意间,瞥见了地面上破碎的茶盏,脸上一惊。
她立刻上前一步,道:“陛下,不就是二郎没有请你去参加宴会吗?多大的事,至于发这么大的脾气吗?你啊.......消消气,谁叫您现在不是皇帝,而是太上皇呢?”
一旁的尹德妃见状,也连忙跟着说道:“陛下,妹妹说的没错,我们啊,现在可是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您就不要计较这么多了。”
“来人,将这盏茶盏收拾干净。”
“是。”侍从们纷纷上前,迅速清理了地面的碎片和茶水。整个过程中,没有人敢发出任何声音,整个大殿之中,气氛显得有些压抑。
不过,这两人看似安慰李渊的话,实则都是在离间李渊父子,讽刺李渊,在退位之后,你的二郎都不再尊重你了,你就不该这么早退位。
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