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解围与邀请

“殿下,有您这句话,我们百姓就有盼头了!我们一定相信朝廷,相信殿下!”

"就是啊!有您燕王殿下的这句话,我相信那些武侯和不良帅,就不敢再如此肆意妄为了!"一位老者站出来高声说道。

其他食客也纷纷附和,表达他们对李恪的敬意和信任.

毕竟李恪在旱灾和蝗灾的时候,又是赈灾,又是施粥的,可是赢下了不少的好口碑。

小主,

只不过,还没等到李恪成功接收到这波声望,就被突厥的两个王子给绑走了。

以至于长安的百姓,还以为李恪是那种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根本不在乎世俗名声的皇子。

这不仅没有让李恪的声望受损,反而使得他的形象在百姓心中更加高大和神秘。

这不,在李恪报出纷纷围拢过来,脸上洋溢着敬仰和感动的神情。

他们纷纷向李恪鞠躬行礼,口中不断地表达着对李恪的感激和敬佩之情。

“殿下,您真是我们百姓的救星啊!我在城外,给吃过您亲手盛的粥呢......”

“是啊,没想到这一次又是您站出来,为我们主持公道。不然,我们这些人还不知道会遭受怎样的欺压呢。”

李恪一边微笑的回应着周围热情的百姓,一边拉起长孙娉婷赶紧离开这个地方。

看着越来越多的百姓开始往这里聚集,李恪感觉,再过一会就走不了。

只不过,在这一次风波中,李恪之所以亲自下场。

当然不是为了汤饼店的老赵一家,不然,只是让小二来福拿着他的燕王令牌。

应付这小小的场面,自然也就够了。

正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李恪之所以亲自下场,自然是为了王玄策这条大鱼。

这个家伙,可是凭借着一张嘴,就能灭掉一个国家的狠人。

这样的人才,遇到了若是不收入囊中。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

“对,就是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迎,反受其殃。”

既然,上天让他今天遇到他,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就是缘分。

老天爷都送到脸上了,还有什么理由放弃。

要知道王玄策在第二次出使印度的时候,恰逢印度政变,原来的皇帝尸罗迭多身死,帝那伏帝王阿罗那顺造反自立为王,并且发兵拒唐使,也就是王玄策入境。

玄策所带领的三十多名随从,为了让他逃出生天,全部被擒或被杀。

只身一人的他,难以忍下这口恶气,一怒之下逃亡到吐蕃西境求援。

吐蕃的赞普松赞干布发兵一千二百人,泥婆罗王那陵提婆提供七千骑兵,以及西羌之章提供若干骑兵,共同相助王玄策。

王玄策带领这些骑兵,大破破印度帝那伏帝国,俘阿罗那顺而归。

最后还带上了两万多俘虏,以及无数的牛马返回长安。

换作任何一个朝代,灭掉一个国家,并且还带回两万多的俘虏,这妥妥的天大功劳。

可这是在大唐啊!

在大唐这样的盛世之下,王玄策的功绩虽然显赫。

但相比起那些随着李世民打天下的开国功臣和名将,似乎就不是那么引人注目。

毕竟,在战神如云、猛将如雨的初唐,王玄策实在是一个没什么存在感的文官。

彼时的朝廷中,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煊赫一时,在这些武将中,随便领出来一个,都是灭国毁城,如同砍瓜切菜的主。

在后进武将之中,又有刘仁轨、薛仁贵等人紧随其后。

再加上,在大唐眼中,天竺,也就是印度,就是一个战斗力值等于五的渣渣。

因为天竺和一些小国,大部分都是被中原政权,从西域赶出去的游牧民族所建立的。

这些曾经的手下败将,亦或者手下败将的手下败将,建立的国家。

在眼高于顶的大唐面前,自然也就排不上号了。

所以默认为王玄策这样的功劳,其实并不大。

所以,李恪的老子李世民,也只赏赐给王玄策一个从五品下的文职小官,算是闲职的副厅长而已。

......

所以,李恪若是现在把王玄策收入麾下,不光不算埋没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