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默契十足的翁婿二人

对于大舅哥长孙无忌,君臣相伴多年,自然明白他的沉稳与智慧,在朝堂上往往更是能一语中的,直击问题核心。

“无忌,有话不妨直言。”李世民的声音温和而有力,透露出对长孙无忌的尊重与信任。

得到李世民的允许,长孙无忌转身看向李恪。

“燕王殿下,你方才所言救灾策略,老夫觉得非常可行,无论是从调拨粮草、药材,还是派遣救援队伍前往灾区,稳定局势,安抚民心,都考虑得极为周全。”

说到这里后,长孙无忌的脸色微微一沉,语气中多了几分慎重。

“然而,关于地龙翻身乃是‘一场虚惊’的论断,微臣以为还需更为详尽的论证。毕竟事关地龙翻身,非同小可,关乎万千百姓的安危与大唐的稳定。殿下虽有胆识与智慧,但此等大事,仍需谨慎对待,你说对吧?燕王殿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长孙无忌这番话,最后一句话,虽然看起来像是对李恪论断的质疑。

但实际上却是想要提醒李恪,让他话不要说的太满,毕竟这不是一件小事。

涉及到朝廷的政策,以及万千百姓的安危,任何轻率的言论,都可能引起不必要的混乱。

所以,看在李恪往后是他女婿的份上,他这才站出来暗示一下。

希望李恪,顺坡下驴,适当调整自己的言辞,以免给自己和朝廷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然而,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听完长孙无忌的话后。

李恪还以为老丈人这是在给他打配合呢?

让他进一步详细的阐述,为什么断定这次的地龙翻身,只是虚惊一场,不会造成什么破坏。

好在李世民和群臣面前,好好表现一番。

会错意后的他,立马来了精神。

先是朝着长孙无忌,恭敬的行了一礼,点了点头,感谢老丈人的好意。

原本这次地震的判断,也不是李恪观察和算出来的。

而是他存储在脑海中的记忆,告诉他,在唐朝这个时期,根本就没有发生过什么较大的地震。

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都没有这个记载。

再有,长安虽然说在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地震带之间,也就是“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之间。

但实际上又不在地震带上,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非常小。

历史上记载,只有陕西省发生过一次较大的地震,还是距离唐朝四百多年后的明朝。

在渭南市华县,发生一次灾害极端严重的地震。

所以,李恪这才敢铁口断定,这次发生的地震,也就是地龙翻身。根本就是一场虚惊,不会对大唐的国计民生造成什么影响。

只是,原本只想到随便提一下,信不信也就随他们。

只是没有想到,老丈人会这么挺他。

为了在老丈人面前赢下点印象分,李恪没有办法,只能开始拼命在脑海中想借口,找理由.....

而另一边的长孙无忌,一看李恪这个动作,也以为自己的暗示奏效,暗暗松了一口气。

摸了摸自己下巴上的胡子,满意的点了点头,也不枉一向不喜欢公私混淆的他,破例站出来提点自己这个女婿。

希望他在这个敏感时期,低调一些,要知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加上太子李承乾又是他妹妹的儿子,自己的外甥。

他可不想李建成与李世民那样的兄弟斗争,发生在自己的女婿和外甥身上。

更不愿看到自己的女儿,因嫁给李恪而陷入到这样的旋涡中。

好在自己这个女婿,燕王李恪,一向不喜欢拘束,也不喜欢待在长安城。

这次若不是那该死的侯君集,他现在应该还在草原上。

看样子,等过完年,也是时候建议一下陛下,让自己这个女婿继续他未竟的边疆使命,远离这朝堂之上。

不然,以李恪的文韬武略,加上所立的功劳,实在是越来越有些太过像陛下了。

听完长孙无忌的话,李世民也是连连点头,声音沉稳而有力,朝着李恪说道。

“恪儿,辅机说的不错,你提出此等看法,不知可有依据。朕知你素来心思缜密,行事果敢,但今日之言,定需有的放矢。”

“此事关乎社稷民生,非同小可,若你只是随口猜测,就此退下吧?朕与诸位大臣还要商议具体的救灾事宜。”

听到李世民的这句话,若是在往常,既然你以此质疑我,李恪笑笑,也就告辞离去了。

但是,今天,这个不拘言笑的老丈人,罕见的让自己在这么多文武大臣的面前,好好的展示展示。

他总不好驳了他老人家的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