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年拿出了当老师的架势,一板一眼地耐心地教导道:“我们无论是创作小说还是散文,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性格特征以及他们的行为举止,都必须精准地反映出他们所处的社会阶层特点。如若不然,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就会感受到一种难以名状的违和感,仿佛人物与背景格格不入。”
说着,李斯年用红笔在沈从文的稿纸上圈出了几处,示意沈从文细心品读并进行相应的修改。
沈从文接过被标注过的稿纸,一字一句地读了两遍,随后对人物的描写和措辞进行了些许调整。
再次阅读时,他发现自己的文章果然变得更加自然流畅,更能够准确传达出他心中所想要表达的情感。
李斯年看着他的修改,满意地点点头,评价道:“嗯,你很有写作的天赋。这几处修改得相当不错,这样的改动能够帮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这篇散文,可以说是沈从文在北京潜心学习大半年的成果展示。
他反复推敲,数易其稿,但总觉得有些不尽如人意,却又说不清问题所在。
没想到李斯年只读了一遍,就敏锐地指出了文章中的关键问题,这份洞察力让沈从文深感敬佩。
李斯年继续就这篇文章,教导着沈从文,他更加深入地解释道:“另外,一篇优秀的散文,需要具备有一个重要的特质:蕴含寓意。作者应该通过细腻的文字,去传达那些不浮于表面的、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洞见。这样的散文,才能触动读者的心灵,引发他们的深思,让人在阅读后回味无穷。”
沈从文第一次听到关于散文这样的评价,他反复咀嚼着李斯年的话,越分析越感觉有道理。反观自身,他的文章目前还只停留在表面的叙述和情感抒发上。
李斯年进一步指出:“你现在的这篇散文,更多的是对事物的直观描述和对情感的直接表达。但要想让文章更有深度,你需要加入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对人性的反思,或者是对世界的独特见解。”
沈从文听了李斯年的这番话,顿时觉得犹如醍醐灌顶,许多之前在写作上的困惑都得到了解答。
他虚心请教道:“那么,您认为我应该如何在我的文章中体现出这些深层次的元素呢?”
李斯年回答道:“这个需要你自己去深入挖掘。回顾一下你最初想要通过这篇文章表达的主旨是什么。比如说,你可以通过水手牛保与妇人的关系,来象征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或者展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亦或是反映出生活的无奈和命运的不可抗拒。”
沈从文沉思良久后说道:“我当初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主要就是想描绘湘西地区社会底层人们的生活实景和他们的情感世界。在这座偏僻的边城,这里的男男女女就是这么世世代代过着这样的日子,无关乎廉耻,只有人性中最初的欲望。”
李斯年听后赞许道:“非常好,如果你能把这种主旨巧妙地融入到故事中的人物与情节里,引导读者自主思考、深入体会,那么你的这篇文章就有希望成为一篇优秀的散文作品。”
受到鼓舞的沈从文连忙表示感谢:“谢谢您的悉心指导,这次我有信心将文章修改得更好了。”
李斯年继续建议道:“我觉得在动笔修改之前,你应该考虑为这篇文章寻找一个更贴切的标题。”
沈从文沉思片刻,他意识到原先的标题《水手》确实有些简略,并未能真正反映出文章的核心本意。
他临时想了几个更加恰当的名字,但遗憾的是,都被李斯年一一否决了。
李斯年心想,自己身边的人都是起名困难症啊,斯嘉丽,徐智摩,李雅琳全都是这样,现在再加上沈从文。
于是,他主动提出:“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可以帮你为这篇文章起个名字。”
沈从文听闻此言,欣喜地说道:“那真是太好了,请李老师不吝赐教。”
李斯年说道:“我倒是真想到了一个好名字——《一个多情水手与一个多情妇人》,这个标题或许能更准确地传达出你这篇文章的主题,你觉得如何。”
沈从文反复品味这个新标题,然后兴奋地回应:“这个标题太贴切了,完全契合我想要表达的内容。”
水手们在水上讨生活。水上生活枯燥无味,辛苦危险,只要有几个余钱男人们自然要去沿河的吊脚楼妇人那里去吃酒,不免会结下几段露水姻缘。
而妇人夭夭才十九岁,虽然生得美丽,却嫁给了一个年纪大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