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春生见状,咧嘴笑了笑,继续喝着汤,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
两人周围是被树影笼罩的山谷,火光将他们的身影映得摇摇晃晃。晚风吹过,带来阵阵松香,偶尔还能听到几声虫鸣。
“陶大哥,”林小雨突然开口,声音小了些,“你说你们祖传的调料里,是不是有什么山里的灵草或者宝贝?”
陶春生闻言,放下碗,转头看着她,脸上浮现出一丝正经:“小雨,这话不能乱说。咱们山里是有不少灵草、药材,但用的人得讲规矩。要是随便乱采,山神爷发了火,可没人能护得住。”
林小雨听得一怔,转过头来看他:“山神爷真的存在吗?”
“当然!”陶春生点点头,语气坚定,“小时候我爷爷就给我讲过,咱这片大山里,住着不少东西,有的是保护山林的,有的是害人的。遇到好心的,你得感恩;碰上不讲理的,那就跑吧!”
“可是……你采药的时候,就不怕那些不讲理的东西吗?”林小雨皱起眉头。
陶春生笑了笑,摇摇头:“怕是肯定有点怕的,但有些规矩守好了,他们也不会随便找麻烦。比如咱采药要留根,打猎不能滥杀,不去乱碰禁地。你看这锅鱼汤,鱼是咱们平时放的苗长大的,采草的时候也没动那些年头长的老根。这样做,谁会怪咱?”
林小雨点点头,似懂非懂:“原来山里还有这么多讲究啊。我平时光听村里的老人说山里危险,具体怎么回事都不太清楚。”
陶春生抬手摸了摸鼻子,露出一抹得意的笑容:“所以说啊,山里的规矩是靠一辈辈人摸索出来的,不是光靠胆大就行。你要是以后想多进山,得慢慢学。”
“嗯,那就拜托陶大哥教我啦!”林小雨眨了眨眼,表情认真。
“行啊,包教包会!”陶春生豪气地拍了拍胸膛,忽然又压低了声音,“不过小雨,有件事我得提醒你。这片山里最近不太平。”
林小雨一愣:“怎么了?”
“前几天,有猎户在西边老虎岩那儿碰见了奇怪的东西。”陶春生说着,把碗放在一旁,靠近了一些,语气低沉,“他说看到一只长着三只眼的狐狸,尾巴像火一样亮。”
“三只眼的狐狸?”林小雨瞪大了眼睛,声音不自觉地也压低了,“真的假的?”
陶春生点点头:“真假不好说,但那猎户人不胡扯。他吓得回家就病倒了,村里人去看他的时候,他嘴里还一直念叨着什么‘别惹它’之类的话。”
林小雨抱紧了碗,朝山的方向看了一眼,似乎有些害怕:“那咱们离这地方近吗?会不会碰到?”
“放心吧,我们现在在东边,离老虎岩还远着呢。而且咱们又不是来惹事的,只要安分守己,那些东西一般不会主动找人麻烦。”陶春生安慰道。
林小雨点了点头,神色稍稍放松,但还是忍不住小声嘀咕:“山里还真是神秘。陶大哥,你说那些东西,真的是传说里的妖怪吗?”
陶春生沉默了一会儿,望着火光轻轻说道:“妖怪不妖怪我不知道,但这山是有灵气的。不管是人还是动物,待久了,可能就会变得跟外面不太一样。”
林小雨皱着眉头想了想:“那要是我也待久了,会不会也变得不一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陶春生哈哈大笑:“你啊,还是先学会炖鱼汤再说吧!”
林小雨被他逗得咯咯直笑,紧张的气氛也被冲淡了不少。
夜深了,山风渐凉。陶春生添了些柴火,又给林小雨递了件外套:“行了,吃饱了就早点休息吧,明天还要早起赶路。”
林小雨接过外套,轻轻点头:“嗯,晚安,陶大哥。”
不好说,不过根据村里老人的描述,方向应该是对的。只是这种地方,未必轻易让咱们找到。”王晓峰小心地撩开挡路的树枝,脚步稳健。
陶春生笑了笑,拍拍自己背包里的小铲子:“不管怎样,咱可不白来。说不定还能挖到几株值钱的灵芝或者野参,起码不亏。”
王晓峰回头瞥了他一眼:“别光想着发财,咱主要是探路。找到药草地是最重要的,其他东西到时候再说。”
两人一路走走停停,遇到分岔路时就掏出地图和指南针对照,确定方向后再前行。山里的空气格外清新,但也充满了湿意,隐隐有虫鸣鸟叫,显得既幽静又神秘。
大约两个小时后,他们来到了一处小溪边。
“先休息一下吧,喝点水。”王晓峰放下背包,从里面掏出水壶递给陶春生。
陶春生接过水壶,喝了几口,擦擦嘴:“晓峰,我刚才在那边看到几块奇怪的石头,表面好像长满了苔藓。”
“石头?有多奇怪?”王晓峰眉头微皱,目光投向陶春生指的方向。
“说不上来,就是觉得形状挺特别的,有点像......”陶春生想了想,忽然低声说,“像是墓碑。”
听到这话,王晓峰的脸色微微一变。他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尘土:“走,过去看看。”
两人小心翼翼地走向那片石头堆,走近一看,果然是几块形状怪异的石头,表面被厚厚的青苔覆盖,但隐约还能看出一些刻痕。
“果然像是碑石,可能是很久以前的遗迹。”王晓峰蹲下身,用随身的小刀轻轻刮掉石头上的苔藓。
“上面刻了什么?”陶春生凑过来,眼中满是好奇。
王晓峰仔细看了看,上面的刻字已经模糊不清,但能依稀辨认出一些古老的符号和几个繁体字。
“山神庙......”王晓峰念出几个还能辨认的字,抬头看向陶春生。
“山神庙?难道附近真的有座庙?”陶春生压低声音,语气中带着几分激动。
“可能吧。不过这些石碑看起来有些年头了,说不定早就荒废了。”王晓峰站起身,目光扫视四周,“咱们得小心点,这种地方可能有危险。”
“我看咱正好顺着这个方向找过去,说不定能发现什么好东西。”陶春生兴致勃勃地建议。
王晓峰沉思片刻,点点头:“行,不过咱们得做好标记,万一真迷路了,也能找到回去的路。”
两人商量好后,用随身携带的红布条在沿途树枝上做了标记,然后继续朝石碑指向的方向前进。
大约走了一个小时后,四周的树木变得更加茂密,地形也越来越陡峭。突然,陶春生指着前方惊呼:“晓峰,你看那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