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5章 第一次长沙会战胜利

薛岳的部队利用长沙外围的水网构建多道防线,而且对作战区域的百姓强行转移,乡镇县实行坚壁清野。

道路被薛岳的部队挖得泥泞不堪,运输本来就很成问题。

通过水路运输到达营田仓库的物资又遭到南方政府军的袭击。日军多支部队开始出现粮食和弹药补给不足的问题。

一军一团二团和195师566旅遭遇日军第六师团和奈良支队两支部队火炮的攻击和飞机的轰炸。

为了保存实力,继续向桥头驿地区撤退。

日军第六师团和奈良支队在到达桥头驿地区后,由于后勤补给严重不足。又不断遭到一军一团,二团和566旅的袭击,于10月1日开始撤退。

10月3日,日军106师团冲出包围圈,在第33师团的策应下,开始向奉新,靖安,武宁撤退。

日军第33师团在与第20军、第79军等作战后,配合其他方向日军行动,因后路被切断等原因,难以达成作战目的,也于10月初向通城方向撤退。

负责策应的日军独立混成第14旅团于9月22日从九江出发向武宁方向攻击受阻,于10月上旬返回原防地。

日军第34师团于9月27日击退锦江北岸南京政府军队后向奉新方向反转进击,10月上旬也陆续返回原防地。

其实冈村宁次下令全军撤退时,日军前线总指挥,第六师团师团长稻田六郎是抗拒的。他纠集了奈良支队等部队共五万佘人,放弃被包围在桥头驿地区的抗日第一军一团,二团和32军195师士兵,全力进攻长沙。

稻田四郎的第六师团一度攻占到离长沙最近的永安县城。

冈村宁次并不担心稻田四郎五万多人被周围14万中国军队包围,他们军队的作战力完全可以抵挡住中国军队这14万人的进攻。

但是他担心的是薛兵不与他的部队决战,而是拖到他部队弹尽粮绝时,再与他们决战。

如果他这五万余人被中国军队消灭,这对于他的第十一军是一个重大打击。会极大影响他后继的军事行动。

他急令稻田四郎马上撤退,否则军法从事。

薛岳也正如冈村宁次所想,想将这些日军拖到弹尽粮绝的时候一举歼灭。但是随着稻田四郎的撤退,他这个计划也落空了。

至此,冈村宁次司令官筹划已久的第一次长沙会战以日军的失败落下了帷幕。

对于这一次长沙会战的胜利,湖南的乡亲们功不可没。

他们协助军队挖毁道路,灌注河水,甚至追击撤退落单的鬼子。

长沙会战胜利后他们载歌载舞,以自己的方式庆祝胜利。

第一次长沙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和国际上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它振奋民族士气:此次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和士气,让民众看到了抗战胜利的希望,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和抗战决心。

其次它巩固抗日统一战线:中国军队在会战中各派系部队协同作战,增强了国共两党以及各抗日武装力量之间的团结与合作,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使全国抗日力量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

最后它积累了抗战经验:中国军队在作战过程中,充分利用地形和采取灵活战术,如诱敌深入、侧击迂回等,有效打击了日军,为后续抗战积累了宝贵的实战经验,提升了中国军队的作战能力和战略战术水平。

这一次长沙会战的胜利在国际上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长沙会战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次重要胜利,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彰显了中国军队的抗战实力和决心,使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有了新的认识,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为中国赢得了更多的国际尊重和支持。

它还打击了法西斯的嚣张气焰:在当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大背景下,第一次长沙会战的胜利有力地打击了日本法西斯的侵略气焰,牵制了日军大量兵力,使其难以与德意法西斯形成更紧密的战略配合,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全局产生了积极影响。

它还增强同盟国信心:为其他反法西斯国家提供了鼓舞,让同盟国看到了中国坚持抗战的决心和能力,增强了同盟国对中国抗战的信心,也为后来的国际合作和反法西斯联盟的进一步巩固奠定了一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