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我听完我的这个问题,同事皱了皱眉,接着说道:“这时候你得用温和亲切的语气,结合实际状况给他剖析利弊,比如说‘您的想法固然美好,但就目前的情形来看,可能实现起来存在一定的阻碍与难度’,使他能够清醒明晰地认识到现状,就像给发烧的人敷上一块清凉的冷毛巾,让他冷静镇定下来。或者给他一些现实中的案例参考,让他明白不切实际的幻想往往难以成真。”
我听后,略作沉思,又向同事问道:“那倘若对方听了之后还是执意坚持自己的幻想呢?”
同事听后笑着向我回答:“那你可以给他列举一些类似的事例,让他目睹别人在这种情况下的最终结果,或者给予他一些时间自行思考,毕竟有时候人需要自身去想明白,这叫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你也可以尝试引导他逐步制定一些可行的小目标,慢慢靠近他的幻想,让他在实践中认识到现实的约束。”
我紧追着再问道:“那要是对方总是质疑我说的每一句话,我该怎么应对?”
同事随后说道:“这种情况下,你得拿出有力的证据或者清晰的逻辑来支撑你的观点,比如‘您看,这是相关的资料,能证明我说的是有依据的’。也可以先认可他的质疑精神,然后再解释,比如‘您的质疑很正常,我来给您详细说明一下’。或者尝试从他的质疑点出发,深入探讨,也许能发现新的解决思路。”
于是,我继续接着问:“要是对方在交流中频繁使用冷嘲热讽的语气,我该怎么处理?”
同事平静地回答:“你别被他的态度影响,保持冷静和礼貌,用平和的语气回应,比如‘咱们还是心平气和地交流,这样才能解决问题’。或者用幽默化解,说‘您这话说得,我可得好好想想怎么回答啦’。当然,你也可以直接表达你的感受,比如‘您这样说话可能会让交流不太愉快,咱们能不能换个方式?’”
我依然又追问:“要是对方一直沉默不语,我该怎么打破僵局?”
同事继续说道:“你可以尝试找一些轻松的话题开场,比如聊聊天气或者最近的热门新闻,也可以适当分享一下自己的经历,引起他的兴趣。或者直接询问他是不是有什么顾虑,比如‘您是不是还有些想法,但不太好意思说呀?’要是这些都不管用,你还可以给他一些思考的时间,别逼得太紧。另外,你还可以用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引导他开口,比如‘您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独特的看法吗?’或者给他讲个相关的小故事,调动他的参与感。”
我继续向同事问道:“那如果对方总是含糊其辞,不给出明确的回答,我该怎么办?”
同事想了想就回答:“这时候你可以尝试进一步追问,态度要诚恳,比如‘我不太明白您的意思,能不能请您说得再清楚一点?’或者帮他梳理可能的回答,比如‘您是觉得这样好,还是那样更合适呢?’引导他给出明确的回应。如果还是不行,你可以换个方式重新阐述问题,或者暂时放下这个问题,先聊其他的,等气氛更融洽时再绕回来。”
我紧接着又问道:“要是对方总是转移话题,我该怎么把话题拉回来?”
同事依旧是说道:“你可以温和而坚定地说,‘咱们先把这个新话题放一放,还是先解决刚才讨论的问题’。或者用巧妙的过渡语,比如‘刚才那个话题很重要,咱们接着聊完再谈这个新的’。要是对方坚持转移,你就再次强调重点,说‘这个问题不解决,后面的也不好开展呀’。”
我又接着问:“那要是对方说话总是模棱两可,我怎么让他表达清楚?”
同事听后,又想了想继续回答:“你可以通过举例来帮助他明确思路,比如‘像这种情况,要么是这样,要么是那样,您觉得更接近哪种呢?’或者用总结的方式,说‘我理解您大概的意思,是不是这样......’让他确认或纠正。”
实话实说,虽然这件事不算什么大事,但却让我至今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毕竟我经历了在同事的这般悉心指引之下,我后续处理业务的旅程可谓是顺遂无忧、如有神助。
其中我清晰地记得有那么一回,那是一个没有太阳天气灰蒙蒙的上午,我邂逅了一位情绪低落到仿佛坠入无底深渊、郁郁寡欢至顶点的办件人。
我见到这位办件人的精神情况,令我不禁将同事的教诲深深镌刻在灵魂最深处,起初,我展现出超乎寻常的耐心,全神贯注得犹如一尊凝固的精美绝伦的雕塑,专注倾听他那犹如滔滔江水般连绵不绝的满腹牢骚。我微微前倾身体,双手轻轻交叠放在桌上,目光中满溢着如潺潺溪流般的关切,温柔且诚挚地说道:“您先别着急,慢慢把心里的想法都向我倾诉,我会一直在这儿专注聆听。”
办件人长叹一口气,满脸愁苦,双手不停地揪着头发说道:“唉,这事儿真把我折磨惨了。家里最近乱成一团麻,工作也诸多不顺,这个业务要是再办不好,我真觉得人生没希望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赶忙起身,轻拍他的肩膀,语气充满安慰:“别这么悲观绝望,困难只是暂时的,咱们一步一步来处理,办法总归比困难多得多。”
办件人突然情绪失控,怒声大吼,激动得满脸通红:“你说得倒是轻松,这事儿哪有那么容易解决!”他猛地站起身,双手用力地挥舞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