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更是凭借一己之力,以三寸不烂之舌,斥退数万兵马。
这等魄力,这等口才,还有这等心机。
朱元璋扪心自问,是达不到这种程度的。
“咱老朱家,也出了个多智近妖的家伙?老十二他莫不是学的诸葛亮吧,也来了一手舌退群雄。”
这些记录,一开始都挺潦草的。
是后来,锦衣卫在城里了之后,这些内容才得到了详细补充。
通过锦衣卫的补充,朱元璋才渐渐得知了更多的事情。
老十二在外的所有光辉事迹,也才基本映入了他的眼帘。
经济、文化、农业、军事,乃至建筑、交通,各行各业,无所不包,无所不有。
但凡能够叫得出名号的产业,基本都有老十二的优化、改良。
甚至就连朱元璋特别依仗、看重的墨家机关术,竟然也都并非古传,有许多都经过了老十二的改良、优化。
全才两个字,甚至都已经没有办法形容他了。
如老十二这般天子卓绝之人,纵观历史,那可是数百年乃至上千年才能出现的唯一!
朱元璋思量再三,最终还是决定亲自提笔。
他准备要草拟一份在他人生之中最为重要的诏书。
一份有关禅让事宜的诏书。
狼毫毛笔在宣纸上来来回回,时不时停下,握笔的手悬停许久,代表着朱元璋正在思量、考虑。
他很清楚,自己现在所写的这封诏书,倘若发出去,会引来多大的社会动荡。
即便是“翻天覆地”,甚至都不足以形容此事的重要!
正是因为如此,朱元璋在好不容易写完了之后,却并没有立即盖上自己的印章。
他坐在龙椅上,沉默了许久。
似是在天人交战。
在他的眼前,仿佛浮现出了两个身穿龙袍、与他相貌有八九分相似的身影。
一个,便是当今的太子朱标。
而另一个,自然便是如今的摄政王朱柏。
老大穿上了龙袍,那么可保四海安宁,国安民乐,百姓休养生息,大明国力不断增强。
而要是换做老十二穿上龙袍,做了皇帝……这究竟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未来呢?
朱元璋想象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