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选个好日子订婚

像许大茂那般规模的,在这个年代已经属于很阔绰的了。

但就算是许大茂家,也没条件去馆子包桌办酒席。

在院里办酒席的好处就是省钱,桌椅板凳找邻居凑,碗筷盘子也能找邻里帮忙。

没办法,这年头地主家都没余粮。

想要好过些,起码得到八十年代之后了。

到那个时候,寻常老百姓渐渐有了些积蓄,结婚这种人生大事也会变得更正式。

就比如轧钢厂。

听起来只是一个厂子的名字,但在四九城已经属于很不错的单位了。

再过二十多年,轧钢厂的职工结婚,厂里是会分配房子的。

而且还是新房子!

结婚住新房,当然得操办一些新的生活用品和小家电。

什么风扇,手电筒,收音机,这些东西往新房子一放,再贴一些红色的喜字,气氛一下就上来了。

舍得花钱的,再找木工打一套新床,新桌椅。

女方这边会陪嫁一些衣柜,棉被,小两口往新房子里一住,别提有多幸福了。

但再过十几年,到九十年代,千禧年的时候,单位渐渐地不再分配房子。

想住新房子,得花钱买!

大部分都是贷款买房子,里面填充的家具也比之前贵了不少,电器要求的也比之前更高档。

所以在这年代,虽然物质方面匮乏,但需求却不大,压力也比几十年后小的多。

遥想当年贾东旭结婚,满打满算也就摆了四桌,喜宴上吃的也很寒酸,与其说是摆喜宴,不如说是趁机捞份子钱。

别人来贾家吃席,可没人空着手来。

但贾家去别人家吃席,就没随过份子,从来都是吃白食。

要是有人挑毛病,也有傻柱和易中海这两个冤大头掏钱。

可惜,这样的好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贾家日后再难吃白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