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瑜儿来了,就在前厅等着。”张氏在书房找到他。
“好,就让我先会会这许久未见过的侄儿。”
姜仪到达前厅时就见姜瑜举止很合规矩,且大方得体,倒是留了个好印象。
“瑜儿前来拜访二叔,感谢叔父引荐之举,不过侄儿还有些疑问,妄叔父解惑。”姜瑜做了个长辑,果然姜仪看后很是满意。
这也是姜瑜做的功课,这位二叔父身为礼部官员,定是对于这方面很是在意,他赌对了。
“哦?瑜儿是哪些地方不明白?”
“叔父,这位郑举人可有哪些喜好,侄儿方可对症下药。”姜瑜放下心防,表现得有些这个年纪的少年感。
“瑜儿倒是不必紧张,只记得一点,此人爱花如命,而且最擅《周易》,不过我也需提前了解一下侄儿的进度。”
“四书五经可都熟读?若是背不来我会另找别的先生教你。”
姜仪这话一出口,姜瑜内心一紧,不过他快速调整:“侄儿不敢说熟读,但对答如流应该可以做到。”
姜仪脸色一变:“口气不小,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取自先秦《礼记》的《大学之道》)的上一句是什么?”
“是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意思是上自天子,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
“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
姜仪吃惊!随后又问:“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的下一句(《礼记·大学》)?”
“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意思是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 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姜瑜答完后一阵轻松,没想到以前这过目不忘的bug如此好用,连在现代社会的知识都能信手拈来。
反观姜仪则很是沉默良久,随后说道:“我一会儿再修书一封送去郑举人那,你先回去吧。”
姜瑜有些茫然,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正欲开口询问,姜仪告诉他:“别想那么多,到时做好拜师的准备就好。”
然后就见这位二叔父兴冲冲去写信了,把姜瑜留在了前厅。
还是丫鬟通知张氏过来,才把尴尬在原地的姜瑜解放出来。
“你二叔就是这个样子,一看到会读书的晚辈就特别兴奋,也怪你那兄弟只知舞刀弄枪,根本不是读书的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