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郑厉公舞雅颂

《大章》为尧时所创,用以祭祀地神后土,《大韶》为舜帝时的乐舞,用以祭祀四望,即四方神灵或是指春秋四级神灵,也有认为是指名山大川或日月星辰。

而《大夏》相传为夏禹时的乐舞,用以祭祀泰山封禅,以及会稽山封禅所用。

《大濩》为商汤时期的乐舞,用以祭祀周的始祖母姜嫄,最后一曲《大武》是表现周武王伐纣的乐舞,用以祭祀周的祖先。

这就是周代雅乐的“六舞” 同时六乐又分为两大类,即“文舞”和“武舞”。

以《云门》、《大章》、《大韶》、《大夏》四曲属于文舞,舞时左手执龠,右手秉翟。

而《大濩》、《大武》属武舞,舞者手里拿着干戚神斧,又叫“刑天舞干戚”。

周惠王原本不想答应郑厉公,演奏六乐,但是现在看到满城都是郑国和虢公军队,心说算了,赶紧让他们吃喝尽兴,赶紧滚蛋吧!

于是周惠王忍着怒气,调集了宫廷乐师,开始演奏六乐,太宰召公廖想出来阻止,被周惠王使眼色示意,召公廖只好坐下。

于是西阙盛宴开始演奏雅颂六乐,等到演奏到西周的乐曲《大武》时候,郑厉公已经喝醉了,只见他晃晃悠悠起来。

郑厉公一把夺过旁边侍卫的斧钺,然后随着舞曲《大武》,竟然跳起刑天舞干戚的舞蹈。

太宰召公廖气得一拍案子,被旁边人看住,看向周天子,周天子面色阴沉,一言不发。

因为《大武》当中的刑天舞干戚,可不是谁都能舞的,相传盘古开天后,手中神斧化作干戚神斧,上帝东皇太一将他传到伏羲氏手中,随后传给少典手中。

少典二子,老大炎帝带着干戚神斧离家出走,建立炎帝部落,最后炎黄联盟打败蚩尤,黄帝赶走炎帝,独霸天下。

炎帝临走把代表着炎帝部落的权利象征干戚神斧赐予当时的手下刑天。

最后刑天与帝争神,抢夺干戚神斧的祭祀权,黄帝和刑天爆发激烈冲突,刑天被处死,刑天生前祭祀时候拿着干戚神斧跳的舞蹈,就是“刑天舞干戚”,是代表祭祀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从这之后,刑天舞干戚和干戚神斧只有帝王才能使用,到了大禹称王后,将干戚神斧这一神器,伴随九州岁贡融到九鼎的豫州鼎之中,也就是最大的那个王鼎。

并且大禹规定,今后刑天舞干戚只能天下的王者,祭祀大战胜利才能舞此舞。

周王朝建立以后,只有周武灭商纣王之后,祭祀太庙时候才亲自舞了一回“刑天舞干戚”,随后周王朝多少周天子,不管多大功绩,无人敢舞此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