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在战役中所付出的惨重伤亡,美军没有举行大规模的庆祝活动。
冲绳战役的胜利为美军打开了日本本土的西南门户,取得了进攻日本本土的海空基地。
这场战役也让美军深刻意识到,对日本本土的登陆将遇到更加激烈和残酷的战斗。
日军在战役中表现出的顽强抵抗和战术灵活性,为劣势军队组织有效的抗登陆战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美军在作战中比较重视夺取战区制空权和制海权,依靠其绝对优势的海空力量,在确实掌握了琉球群岛的制空权、制海权后,才实施登陆。
日军则利用坑道和反斜面阵地,抵消了美军的火力优势,并通过近战、夜战和小部队频繁反击,消耗了美军的有生力量。
冲绳战役的惨烈程度和巨大伤亡,促使美军最终决定对日本使用原子弹,以尽快结束战争。
这场战役不仅改变了太平洋战争的进程,也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走向。
太平洋战争的硝烟还未散去,婆罗洲的热带雨林中却已弥漫着紧张的气息。
这座世界第三大岛,分属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文莱,因其丰富的石油资源和战略位置,成为了盟军与日军争夺的焦点。
盟军的计划是由澳大利亚第1军作为主力,美国第7舰队负责海上运输和掩护。
他们的目标是夺取婆罗洲的文莱湾和巴厘巴板,切断日军的补给线,并为盟军进一步反攻提供跳板。
日军则早已在婆罗洲布下重兵,陆军第37集团军司令马场正郎中将判断,盟军会首先进攻文莱湾,因此将防御重点转移到了西岸的文莱和古晋地区。
然而盟军的计划却出乎日军的预料。
打拉根岛,清晨,海面上弥漫着薄雾,澳军第9师第26旅的6000名士兵在打拉根岛登陆。
海浪拍打着沙滩,士兵们踩着湿滑的沙地,小心翼翼地向前推进。
日军的抵抗并不激烈,他们似乎并未预料到盟军会从这里发起进攻。
随着盟军向内陆推进,日军的反击逐渐加强。
密林中的狙击手、隐蔽的地雷和突然的伏击,让澳军每前进一步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日军退守核心阵地,依托坚固的工事和复杂的地形,展开了顽强的抵抗。
6月11日,盟军终于摧毁了日军的核心阵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日,日军停止了有组织的抵抗,打拉根岛的战斗宣告结束。
然而,这只是婆罗洲战役的开始。
澳军第9师的其他部队在文莱湾登陆,文莱湾是日军的重要据点,拥有丰富的油田和战略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