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大道所处

成道天书 鸿书 1669 字 19天前

终究还是年轻啊!未能鼓起勇气吐露出心中所思所想来。

待到又是走过了二十里几许地,小和尚依然不知如何开口询问,只能一边默默地赶路,一边暗自揣度老和尚前世行为。

时光如转逝,当师徒二人已然渐行渐远,三十几里地时,小和尚终于是按捺不住内心如潮水般汹涌的冲动,火山喷发了出来。

小和尚鼓足勇气,用有如蚊蝇一般,怯生怯气地声音问询说道:“师傅呀!弟子好不愚钝,实在是百思不得其解。您身为一名备受尊崇的得道高僧,前时怎会轻易弓身,背起那个漂亮女子就过河呢?!您这……这似乎有些不是和尚当有的行为,超乎了我...我们僧徒日常当秉持的佛法道理啊!”

老和尚听闻小和尚如此质询于他,却没有生气发火,只是平静的轻声地,对自己这弟子说道:“徒儿啊!你不妨再仔细地端详一下为师。想当初,为师虽然没有顾忌男女有别,毅然决然地背起那位姑娘,一同渡过了那条河流,并在成功上岸之后,将她当即放下。此时此刻,为师早已将她放下了!便再没有任何瓜葛和牵连了呀!

可是你呢?!自从为师背起那位姑娘的一刹那开始,你就自始至终都将这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葳在心底,犹如压着一块重达千斤的巨石,正正地压在你心口,至让你无法喘息。

而且从刚才到现在,为师眼睁睁地看着你,背着这份沉重的心事儿,一路艰难前行着,足足走了整整三十里的路程,却依然无法释然和解脱。

难道你不觉得,这样子,会让你心灵感受到疲惫不堪吗?!

实际上,无论在修行,还是俗世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事情,都恰似我们过河的经历一样,一旦跨越过去,就要放下了!它们就当成为了过往云烟,根本无需念念不忘、耿耿于怀。

倘若你一味地执拗于其中,那么这些事情,就会如影随形,像无形的枷锁重担一样,不断地给你增添无尽烦恼和困扰。顺应自然,拿得起,放得下,才得真洒脱。”

小和尚听了老和尚的教海里,犹如醍醐灌顶,当下便觉心中豁然开朗。再无块垒,当即如释重负道:“师傅,弟子愚钝了!弟子,明白了!前世是弟子执念太深。谢谢您的教诲”

小和尚恭敬地向老和尚行了一礼,师徒俩个,继续朝着太阳行走,踏上苦修化缘之路。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宋·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