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行香港8年的“悍匪”《1》

上世纪 60 年代,香港油麻地百废待兴。在一条普通的街道上,一间凉茶铺前,一个小男孩正托腮看着电视里播放的古惑仔电影,眼中满是憧憬。

“看什么呢?还不快去念书!”父亲的催促声传来。

小男孩对父亲的话不屑一顾,他觉得自己不是读书的料,对念书毫无兴趣。

父亲恼羞成怒,质问他:“不念书,你将来想干什么?难道你想和那些古惑仔一样,做个小混混吗?”母亲也在一旁附和,她希望小男孩能体谅他们卖凉茶的辛苦,好好读书,将来有个好出路。

男孩并没有回应父亲的话,因为他对做贼这件事并不排斥,只是不想成为一个失败的贼。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在这乱世之中,只要能出人头地、扬名立万,做贼又何妨?

而这个小男孩,就是后来被称为“世纪悍匪”的张子强。

上个世纪,香港有很多像张子强这样的人,他们通过犯罪行为闯出了名声。其中,最为着名的要数“跛豪”——吴锡豪。

张子强这样的悍匪,往往来自于社会底层,出身贫穷、家庭混乱。这样的环境成为了他们成长的土壤,让他们能够在其中扎根生存,并逐渐壮大。同时,由于当时的法律机制尚未完善,这些悍匪得以利用法律的漏洞和缺陷,来逃避惩罚并不断扩张自己的势力。

1955 年,张子强出生于广西玉林的一个贫困家庭。1959 年,他的父母带着他背井离乡,来到香港闯荡,希望能在这个繁华的都市改变命运,摆脱贫穷。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当时的香港也并非一片繁荣景象,对于这个一贫如洗的家庭来说,要想在这里站稳脚跟谈何容易。张子强的父亲费尽心力,托了很多关系,才在当时还十分荒凉的油麻地盘下了一家凉茶铺。为了维持生计,他们还不得不每月向当地的黑社会缴纳保护费。

在这个家里,父亲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他对张子强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在这种高压的家庭环境下,张子强和父亲的关系一直很紧张。

从上小学开始,张子强就经常和当地的小混混一起玩耍。到了 12 岁时,他已经成为警局的常客。

张子强是一个聪明且喜欢捞偏门的人,他的家庭背景一般。然而,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塑造出的讲义气的形象,成功地笼络了一群忠实的“小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