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改革提案讨论

他们无人讨论该不该让女童也接受蒙学的问题,是因为在朝会上时已经有大臣质疑过了。杨羽耀除了说明女性接受蒙学有助于让她们也能创造更多的劳动价值,还举了个他遇到的例子。

而且这个例子还不是编造的故事,而是夏国真实发生过的事。在这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个姓毕的教书先生,在当地是颇有才华之人。可他却娶了个大字不识的漂亮女子,他认为女子没必要识字,因此哪怕妻子想学,他也不教。

他妻子是个贤惠体贴的美娇娘,因此成婚后他的日子一直十分舒坦。然而好景不长,这教书先生突然染上了恶疾。他妻子便请来郎中给他看病,郎中在看完后给了她一份药方,让她去药铺给教书先生抓药。

于是那名女子就急匆匆的跑去比较熟悉的那家药铺去给丈夫抓药。然而那日药铺掌柜不在,看铺子的是掌柜的二徒弟。这女子不识字在当地众人皆知,因此这心术不正的二徒弟就起了坏心思。

药铺里的所有药柜每个上都写有相应的药材名称,但在那女子看来这字有没有她都不认识,她只知这个名字是两个字的,那个是三个字的。

药铺掌柜的二徒弟便利用这点,将药方里面的一味价格昂贵的药材给换成了有相似药性,但价格低得多的药材。这两种药材的名字都是两个字,女子自然发现不了端倪,而这二徒弟就能以将差价收入自己的口袋。

当然这二徒弟也没想害死那教书先生,所以特地还选择了药性相近的药。但如果真可以那么简单就替换,那高价的药材就没有必要了。

可这徒弟毕竟没有学到家,他不知道这一换,这方子里其他一些药的药性就和换的这药材冲突了,虽说不至于让这副药变成剧毒,却使得药效弱了不少。

女子拿药回去给丈夫服用,那教书先生非但没有好转反而越发虚弱,女子察觉到端倪,三天后再一次请郎中来看,郎中从剩余的药方里发现了被替换的药材。

然而纵然药铺掌柜带着他二徒弟亲自来赔礼道歉,给这教书先生重新免费配药还亲自照顾,那教书先生还是因为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而一命呜呼了。

这事虽说是有不少凑巧之事和在了一块儿,但假如那教书先生早早教了妻子识字,那妻子在药铺时看到药铺掌柜二徒弟拉开的药柜和他念出来的名字不同时,她就能直接发现问题,有可能这教书先生也就不至于病死了。

除了这个真实事件,其实只要稍微留意一下,身边就有不少因不识字引发的乌龙事。有一位支持杨羽耀的大臣就在朝堂上分享了一个他远亲的乌龙事。他说他那远亲在外做事,留在家里的女眷皆不识字,家中只有一个识字不多的少年。

一次他托人送信回来,家里人便让那唯一识字的少年读信,那少年把不认识的字跳过念,这封信听起来报丧的了。这人回到家,看着家中人皆披麻戴孝,心里一沉,忙问家中何人离世了。

家中人被吓了一跳,确认他不是死了化作了鬼后,才告诉他他们以为他死了。这丧礼也是为他而办。这是个大乌龙,但假如家中识字之人多,也不至于造成这种误会。虽说这事里没人受到大伤害,但在夏国,给活人办丧礼,实乃大晦气之事。

这两实例一出,便没人纠结女童该不该也入学的问题了。

“关于王爷的劳动改造的提议,臣以为是个好方法。一直以来,被流放、被贬为官妓的女犯在知晓自己会遭遇这般处罚,都选择自尽来结束自己的性命。但事实上她们所犯之事,往往罪不至死。”刑部尚书黑诩说道。

“她们确实也都是能够劳动的年纪,因此让她们如同徭役一般劳作,无论是种地还是纺织,让她们活着会更有价值。不过,臣觉得,这劳动改造,不因只有在女犯里推行,那些被关入大牢里的男囚亦可以让他们进行劳动改造,这样也可以省得他们在牢里混吃混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