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1章 明国三帝全部遇难
“还有弘光皇帝和潞监国……”
张捡小心地说道。
这并不能算是一个好消息。
大清顺治三年、大明隆武二年、公历1646年
农历四月某日
清廷有人向摄政王多尔衮进言,称在京居住的故明衡王、荆王欲起兵反清,这本为无稽之谈,跟着潞王一起被俘虏的衡王朱由棷和荆王朱慈煃都还是不到二十岁的小青年,被圈进在北京城,无兵无权,怎么敢、如何能“起兵反清”?
只要不是瞎子,都知道这是一个明显的冤案。
但是清廷大学士范文程却向多尔衮建议以此为借口严查,“不可使一个贼人漏网”,认为之所以山东以及江南各地还有大量的反抗者,都是因为他们还有希望,为了断绝那些心怀叵测者的内心奢望,那就要斩草除根。
大清国的实际统治者多尔衮,对于范文程的这个建议非常认同,就让范文程出面办好这件事。
于是在多尔衮的授意下,清廷大臣范文程和宁完我导演了这出冤案,通过衡王和荆王的被告密,牵涉出来被俘虏的弘光皇帝朱由崧和监国潞王朱常淓也是有意“谋反”。
朱由崧被俘后对于清廷一直采取不合作的态度,污蔑他心怀不满倒是情有可原;
可是朱常淓冤枉至极,他是恨不得把自己的一颗真心都挖出来献给大清国,结果仍然没有换来清廷的宽恕。
比朱常淓更冤枉的是“假太子”王之明,十来岁的年龄,就被人当刀使,只是当了几天临时的“皇帝”,就被牵连进一个必死的“谋反案”中来。而之前陪送他的穆虎和高梦箕却是被多尔衮纳入到内务府做事,享受荣华富贵。
就是这么一个滔天巨案,从检举、调查、审判到执行,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清廷就把这个明眼人都看得懂的“谋反案”做实。
清政府明知道所有人都知道他们在说谎,可是他们仍然坚持将谎话进行到底。
五月初
清国摄政王多尔衮亲自下令,将原明弘光帝朱由崧与原监国潞王朱常淓、荆王朱慈煃、德王朱由栎、衡王朱由棷和“太子”王之明等十七人被斩首于菜市口,这些人的家眷数千人,发配满蒙汉旗人家中为奴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