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高、徐婚宴

在繁华的汴京,殿试的余波尚未完全消散,那些尚未成家的新科进士们便如同被春风拂动的花朵,陆续踏入了婚姻的殿堂。

一场场喜庆的婚礼,如同璀璨的烟火,在这座古老的城市里绽放,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茶寮檐角悬着的铜铃被暖风拂动,叮当声里飘来跑堂清亮的吆喝:"刚出炉的樱桃毕罗——翰林老爷们最爱的时新点心嘞!"

徐坤端坐在高头大马之上,绛红官袍的织金云纹在暮色中流转生辉。

马蹄踏过御街青砖的脆响,惊起道旁槐树上栖着的白鹭。

他望着远处巍峨的太尉府门楼,唇角笑意忽而凝滞——街角酒肆飘来的议论声里,总夹杂着那个如芒在背的名字。

"要说今科最风光,还得是徐状元!听闻前日授官枢密院......"

握缰的手倏然收紧,指节泛出青白。

徐坤垂眸望着马鬃上缀着的红绸,忽觉这象征吉庆的殷红格外刺眼。

七日前琼林宴上,官家亲手将金花插在徐子建幞头时的朗笑,至今仍在耳畔回荡。

"探花郎?"随从的轻唤将他惊醒。

抬首望去,太尉府门前鎏金匾额"敕造高府"四字煌煌如日,青石阶上蜿蜒的万字纹红毯已铺就,两侧立着八对描金檀木灯架,琉璃罩内烛火通明。

殿试之后,新科探花徐坤被授官翰林院编修,他的声名虽然不如徐子建如日中天。

不过徐坤作为嘉佑六年的探花,同样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

而在授官后的第三天,他更是迎来了人生中的又一件大事——与汴京勋贵家高太尉嫡长女高秀兰的婚礼。

高太尉高继勋字绍先,亳州蒙城人,名将真宗名将高琼之子。

其妻子曹氏,是曹皇后的堂妹算是嘉佑帝的连襟。

高继勋的小女儿高滔滔还被曹皇后收为养女,养在宫中。

高继勋曾任威武军节度观察使、保顺军节度使、建雄军节度使等职,如今任职汴京禁军侍卫司长官,在汴京权势不小,是邕王和兖王偷偷拉拢的对象。

因此今天来参高太尉嫁女婚礼的人并不少。

徐坤所在阳谷县的徐家庄,在济州当地也是颇有名望的大族。

当然徐家庄出名主要是因为徐子建以及徐家庄三房、四房的徐文徐武,倒是和徐坤没多大关系。

得知徐坤即将大婚的消息,徐家庄中的许多人纷纷踏上了前往汴京的路途,想要见证这一荣耀时刻。

徐家庄的五房,以徐子建为首,与徐坤所在的二房向来不对付。

这种矛盾由来已久。

当年徐子建为了自己的舅舅徐文斌一家出手对付了徐家庄二房的徐源一家。

最终,徐文斌带着徐家五房和徐家庄分了宗。

徐家庄的三房和四房,与徐子建的关系一向交好。

三房、四房的很多子弟都加入了徐子建登州水军麾下以及东海商行。

于是徐家庄早已经分成两派一派是留在徐家庄的大房和二房。

另一派是在济州发展壮大的徐氏五房以及三房、四房。

因此,他们自然不会为了讨好徐坤所在的二房,而放弃与徐子建的交情。

所以,在徐坤的婚礼上,三房和四房的人并未出现,他们选择了站在徐子建的一边。

参加徐坤婚礼的,主要是徐家庄大房和二房的人。对于徐家二房来说,这是一场扬眉吐气的婚礼。

徐坤能够高中探花,并且与高太尉家联姻,无疑是给二房带来了巨大的荣耀。

徐坤的父母以及祖父,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他们知道,儿子的风光,将会让徐家二房在家族中的地位得到极大的提升。

徐坤的父亲徐源,曾经也是在徐家庄说一不二的人物。

然而,几年前,徐子建路过徐家庄时发现徐氏二房对舅舅一家的迫害。

为了给舅舅报仇,徐子建对他施了一个断魂针,这一针,让徐源没过多久就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

徐家二房将徐源的病,完全归咎于徐子建的狠毒手段。

从那以后,两家已经老死不相往来。

……

“岳父,今天是我和秀兰的大喜之日!

能不能不请徐子建?”

对于徐坤来说,徐子建是他的仇人,他自然不希望在自己的婚礼上看到徐子建的身影。

“你在胡说八道什么!

徐状元可是官家宠臣!

你想让我们高家为了你哪点小事得罪他?

徐子建必须要下帖请过来!

你好好准备参加婚礼就行,其他事不需要多管!”

高太尉毫不犹豫地拒绝道。

“岳父孩儿告退!”

徐坤拱手道。

徐坤离开后脸上一片阴翳。

哼,你们高家也瞧不起我!

给我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