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位看官,上回书说到孙绍决定前往下蔡为义父杨再兴的大婚道贺,他安排好江东事务后,带着甄宓和继祖踏上行程。与此同时,远在长安的刘禅得知义兄杨再兴瞒着嫂子另寻新欢即将成婚,心中愤怒不已,准备前往下蔡问个究竟,而杨再兴在下蔡正忙碌地筹备婚礼,全然不知即将到来的风波。
三日后,一切准备工作皆已妥当。建业城外的江边渡口,热闹非凡。数十艘大小不一的战船如众星捧月般,将一艘巨大的楼船拱卫其中。战船的旗帜在江风中猎猎作响,士兵们来回穿梭,有条不紊地做着最后的登船准备。
楼船的甲板上,孙绍身着华服,身姿挺拔,正翘首以盼。当他看到甄宓与继祖乘坐走舸,稳稳地靠近楼船并顺利登上时,脸上立刻浮现出亲切的笑容,赶忙迎了上去。
孙绍大步走到继祖面前,眼中满是喜爱,一把将他抱了起来,笑着说道:“继祖,可想死义兄了!”继祖也开心地搂住孙绍的脖子,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
随后,孙绍看向甄宓,微微欠身,礼貌地打招呼:“义母,一路赶来辛苦了。”甄宓微笑着回应:“有劳大王挂念,倒也还好。”
寒暄过后,孙绍转身,对着身旁的侍从大声吩咐道:“开船!”随着这一声令下,船帆缓缓升起,船桨整齐划动,江水被搅起层层浪花。船队一路顺江而下,向着扬州的方向驶去。
江风拂面,带来丝丝凉意。孙绍站在船头,望着前方浩渺的江面,心中既有对即将到来的下蔡之行的期待,也有对未知局势的隐隐担忧。而甄宓与继祖则在船舱内安顿下来,继祖好奇地透过窗户张望着外面的景色,甄宓则陷入了沉思,想着即将面对的种种状况 。
与此同时,远在长安未央宫的刘禅,在接到义兄杨再兴的书信后,全然不知即将与义兄新婚的“剑影”正是自己的母后。他满脸怒容,转身对着身旁的皇后张莺莺说道:“皇后,义兄这事办得实在是太不地道了!怎能瞒着嫂子在外另寻新欢呢?”
说罢,他眉头紧皱,眼神中满是不解与气愤,心里更是暗自腹诽:“义兄,你真是糊涂啊!母后那般温柔贤淑,端庄大方,你却看不上,如今竟去找了个侍女,这叫什么事儿!”
张莺莺见刘禅如此生气,不禁微微皱眉,脸上闪过一丝担忧。她轻轻拉了拉刘禅的衣袖,柔声劝道:“陛下,此事或许另有隐情,您先别着急生气。义兄向来重情重义,说不定是有什么苦衷呢。”
刘禅听了,稍稍冷静了些,但还是气鼓鼓地说:“能有什么苦衷?他若真有难处,为何不早些告诉我等?如今却突然来信说要成婚,这不是让人措手不及吗?”
张莺莺轻轻叹了口气,轻声说道:“陛下,您先消消气。既然义兄已然做了决定,我等不妨先去下蔡道贺,到时候再问问他缘由,说不定能解开这其中的误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