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地下组织猖獗的地方,同时也是官方极力掩盖其存在感的地方,而且山海帮在这里也相当活跃。
回忆着加奈之前跟他说的情况,
何雨柱慢慢走在街道上,一步步走向这个警察都不太乐意来巡逻的地方。
在东瀛随便乱丢垃圾会被罚款,可这里随处可见垃圾,由此可见警察在这片区域的作用微乎其微。
因此,这片地带成为了滋生各类违法活动的温床。
走了一段路后,
何雨柱注意到那些自己搭建简陋住处的人们还算条件较好的了。
更多人干脆直接睡在路边的废弃物堆里。
即使有些房间里能遮风挡雨,但也非常拥挤,一间房常常挤满了人。
当他路过这些房屋时,透过昏暗的窗户可以看见里面的人目光呆滞地望向外面,似乎早已习惯了眼前的一切。
他没有过多停留,继续向前走了一会儿。
远处出现了一些光线和几座较为正规的建筑。
其中一个被铁栅栏围起来的小楼是警察局。
旁边还有一栋差不多大小的房子,用日语写着“劳工所”。
这里实际上是官方设立的劳动力介绍中心,或者说劳务市场,专门帮人们找工作的地方。
这类工作主要包括清洁工、建筑工人、搬运工等等临时性质或当天结算薪水的工作机会。
每天清晨五六点时就会有许多小巴士和货车来这里挑选当天所需的临时工,雇主一般不会查看应聘者身份证明文件,只要有体力愿意干活,并且看上去不像不良分子就可以被录用,这导致前来求职者的背景复杂多样。
此时已经入夜,劳工事务所早就关门了。
何雨柱看了几眼便将视线转向别处。
更远一点的位置有一排排二三层的老式住宅楼,那就是加奈提到过的廉价旅店了。
这种住宿设施是政府专门为生活困苦者提供的居住场所,每晚费用约为500至1500日元之间,换算成红色币大概就是两三块钱的样子。
相比市中心那些豪华酒店而言,这里的房价确实便宜很多。
然而这些房子显然已有些年代久远……
贫民区的存在可以追溯到二战之前,随着城市的扩张和工业的发展,很多穷人的土地和房子被收走了,却没有给他们新的工作机会。于是这些没有出路的人们就自发地聚在一起,抵抗不公,逐渐形成了贫民区。
二战时出现了大量的难民,他们也涌入了这里,让贫民区的居民数翻了几番。
二战结束后,东瀛开始复兴,急需大量的劳动力,就在贫民区里设定了劳工中心,并建造了简单的宿舍提供给那些无处可去的人住。这也吸引了更多的难民和山区来的人涌入这里寻找生计。
但由于提供的都是当天结账的工作,除去基本的生活开销后,这些人几乎存不下什么钱来摆脱贫民区的生活,反而导致留在这里的人越来越多。伴随着东瀛经济快速发展并成为富国之一,社会中的财富差异也在不断扩大。
对于那些靠临时工作谋生的人来说,对现有的待遇和发展前景越来越不满意了。这样的情况给了极端组织渗透的机会,把他们的思想带入贫民区中,从而激发了一系列反抗行为。
面对这种情况,政府采取了行动,一方面鼓励有家室的家庭搬离贫困区域;
另一方面则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比如为建设奥运和世博场地),主要面向单身男性,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缓解社会矛盾。这一系列举措成功压制了极端思想的传播,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大多数穷人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