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刚回应:“经外贸团队努力,我们已锁定并采购了铬矿石,但矿石成分复杂,伴生矿多,目前仅能在实验室小规模提炼,难以直接工业化。”
合金配方的优化情况怎么样,苏星云追问。
孙刚展示了一份详尽图表:“这是铬含量递增对钢铁硬度与延展性影响的直观展示,我们已找到性能提升的平衡点。”
苏星云审视后,迅速决策:“现有铬单质中,分出6公斤给我,其余部分与工业部门合作,开发成高端切割工具。同时,扩大实验室设备规模,采用现有技术路线,先小批量试产,确保每件产品都是精品。”
孙刚:“是的”。
苏星云在铬钢生产的讨论告一段落后,转而关注锰钢的研究进展,他问道:“锰钢那边的研究现在什么情况了?”
孙刚汇报说:“锰钢的研究正在稳步推进,但遇到了一个问题——锰含量增加时,钢材的韧性似乎在减弱,变得更为脆硬。这可能与锰元素在钢中的微观作用机制有关,比如改变了晶格结构或影响了位错移动等。”
苏星云听后,鼓励道:“继续深入探索,在特定比例下,锰钢的性能会呈现独特变化,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强度和硬度提升。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那个‘黄金比例’。”
孙刚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兴奋,坚定地说:“苏先生,我们一定会密切注意这一变化,不放过任何细节。”
随后,苏星云带着从实验室获取的六公斤铬离开,他心中有个想法。这六公斤铬,他打算用于铸造一把独一无二的兵器。苏星云暗自决定,若有机会再遇倚天剑或屠龙刀这等神兵利器,他要用铬钢的高硬度特性,和他们进行硬碰硬,试试古代神兵利器厉害还是现代钢铁冶炼技术厉害。
只有六公斤的铬无法制造纯铬钢剑。如果铬的含量降低了,那就是普通的不锈钢,苏星云想要工厂切割级别的武器就不现实。最后遵守古人的好钢用在刀刃上上的原则,只在剑刃上用高铬钢,剑身用的是含铬20%的合金钢,光是剑身就用了5公斤铬,不是苏星云不想减少剑身的含铬量,如果铬减少到一定程度就不能耐腐蚀了。
钢水在模具中缓缓凝固,与剑刃融为一体之际,苏星云突发奇想,不顾危险地将手触碰到了滚烫的剑柄,一阵刺痛伴随着焦糊味瞬间弥漫,但他的太阳真气迅速响应,修复了伤势。这一意外之举,却让苏星云惊喜地发现,一丝太阳之力竟然融入了剑身之中。
这一发现让苏星云意识到,他可能找到了制造神兵的新途径——通过注入太阳之力来赋予兵器特殊属性。他忍着剧痛,开始了一系列实验。
经过多次尝试,苏星云逐渐摸清了规律:太阳之力在剑身上的停留并非永久,它会随着剑身的冷却而逐渐消散。然而,一旦剑身在高温状态下吸收了最大量的太阳之力,即便之后冷却,也能较为容易地再次达到这一饱和状态。更重要的是,太阳之力的输入存在一个“充电”过程,且这个过程在剑身温度越高时效率越高。
苏星云意识到,他打造的神兵与传统神兵如倚天剑不同,后者似乎天生就拥有不会衰减的锋锐属性,而他的神兵则需要定期“充电”来维持其特殊能力。若想增加神兵的“电池容量”,即提升它能储存的太阳之力上限,苏星云必须承受更为剧烈的痛苦——近乎炮烙的极端考验,且这种“充电”间隔不能过长,以免剑身中的太阳之力耗尽,需从头再来。
面对打造神兵的漫长而艰辛的过程,苏星云虽非天生吃苦耐劳之人,但内心的执着与对强大的渴望驱使他做出了决定——迎难而上。每日与炽热剑身的亲密接触,无疑是对他意志与忍耐力的极限挑战,痛苦如影随形。
然而,正是这份痛苦,见证了神兵“电池容量”的日益增强,每一次的“充电”都如同向成功迈进的一小步。这份看得见的成果,成为了苏星云坚持下去的不竭动力。每当疲惫与放弃的念头涌上心头,倚天剑那令人心悸的寒芒便如鞭策般提醒他,不仅仅是为了减轻眼前的痛苦,更是对更强力量的渴望与追求。
掌握原理在此刻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控制温度、调整太阳之力的输入速率与总量,最大限度地提升神兵的储能能力。这一过程中,他不断实验、总结,将物理学、材料科学与武学理念巧妙融合,力求达到最佳效果。
尽管过程艰难,但苏星云没有退缩。他明白,每一次的坚持都是对自己潜力的挖掘,每一次的突破都是对极限的挑战。因此,他选择与眼前的重剑较上了劲,誓要将它打造成一把前所未有的神兵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