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半年的时间匆匆流逝,苏星云与元朝之间的平静关系依旧在持续。1345年的夏天,黄河再次爆发了洪水,这场天灾让元朝的宰相脱脱焦头烂额,苦恼不已。眼看着国家的财政状况日益恶化,元朝的统治者感到无比郁闷。通常情况下,解决财政困境的方法无非是开源节流。然而,在当时的情况下,开源显然已无可能,因为汉人已经被压榨到了极致,再想从他们身上榨取更多,恐怕只会引发叛乱,得不偿失。至于节流,元朝上层的那帮利益集团绝不会对削减福利的领导有好感,他们坚持认为员工福利只能涨不能跌,这一点在元朝内部也是行不通的。
当然,还有另一种解决办法,那就是寻找一只“肥羊”来宰割。而苏星云,恰好就是这只“肥羊”。如今,苏星云在小小的黄州领地四周,已经聚集了一百二十万人口。他的领地以工业和农业两大支柱产业为支撑,相互补充,吸引了大量人口前来定居。这些人口都在辛勤劳作,而劳动自然会创造价值。
得益于工业的发展,周边地区前来此地贸易的人络绎不绝。苏星云领地出产的优质钢铁器具、布匹、镜子、肥皂、火柴等轻工业产品,已经让这片土地变得繁荣昌盛。尽管这些产品的售价远高于其生产成本,但相较于农业社会生产的产品价格,它们仍然具有竞争力。以钢铁器具为例,由于转炉炼钢技术的引入,钢铁的生产成本大幅降低,仅为传统铁匠敲打方式的十分之一。然而,苏星云并没有将售价定为生产成本的十分之一,而是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定价。
作为垄断的受益者,苏星云认为这样的定价策略并无不妥。在他看来,工业发展初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此时不赚取利润更待何时?至于有人担心高价会影响市场竞争,导致技术进步受阻,苏星云认为这种情况在未来十年内都不会出现。他的计划是,首先通过工业化生产提高产量,待产量达到一定规模后,再利用技术手段提升产品质量并降低成本,从而在市场中占据竞争优势。
苏星云刚刚摆脱了作坊生产的困境,他的工业体系目前正处于一个迅速发展的阶段,就像是一头正在长身体的猛兽,渴望着更多的食物来壮大自己。然而,这个阶段还远未到参与市场竞争,经历优胜劣汰的时刻。即便苏星云的钢铁器具售价比这个时代的市场价还要低一些,他也不必担心销路问题。在那个时代,钢铁是一种受到严格管制的物品,其重要性甚至超过了盐和粮食,这两种基本生活物资至少还有途径通过撒钱来解决供应问题。但钢铁不同,它不是地里种出来的,也不是海水煮出来的。在那个时代,只有官方才有权大规模炼铁,民间若出现大型炼铁作坊,无疑会被视为有造反之意。
而且,打铁的声音极大,想要悄无声息地进行钢铁生产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能偷偷摸摸地进行。如果想要提高产量,那么元朝的大兵很快就会找上门来。在那个时代,各种势力最头疼的问题就是如何获得炼铁的门路,市场上的铁器一直供不应求。然而,随着苏星云势力的崛起,这一局面被彻底打破。在他的市场上,一排排各式各样的农具整齐排列,这些农具全都是用钢铁制造的。而在那个时代,大多数农具都是用生铁铸造的,使用时总是担心会磕碰到石头。苏星云的钢铁农具让那些缺铁的势力感到震惊,他们开始大量采购这些农具。
然而,市场上的钢铁农具似乎永远都不会减少,一批被采购走了,很快又会补充上新的一批。外贸组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于是开始只出售打九点五折的金属农具头,而那些铁锹铁铲的木杆则被留了下来。这些钢铁农具只需稍加加工,就能变成一把锋利的武器。
于是,,地方上的小族们开始纷纷采购苏星云领地生产的农具。这些农具不仅质量上乘,而且价格公道,让他们,无论是争夺珍贵的水源,还是划定地界,甚至在激烈的斗殴中,都能占据一定的优势。他们的眼光独到,知道拥有这些坚固耐用的农具,就等于拥有了一把隐形的利剑,可以在必要的时候,给予对手致命的一击。
而在更高的级别,元朝的军事采购官员们也在暗中观察,他们在利益的驱使下,决定直接从苏星云这里购买大量的农具。最初,他们只是简单地购买农具,然后带回自己的营地,由军中的铁匠进行改造,使之适应战场的需求。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发现苏星云领地中生产的枪头价格更为低廉,而且质量上乘,于是他们开始直接从黄州领地定制这些武器。这种做法不仅节省了成本,而且提高了武器的质量,使得元朝的军队在战场上更具竞争力。
与此同时,原本在江南地区红火一时的元朝官方炼铁厂,却在一场内部的腐败风暴中逐渐衰败。一群贪官污吏利用职权,侵吞了大量的公款,导致工匠们失去了生计,高炉也被迫熄火。这场内部的腐败风暴,不仅摧毁了元朝的军工业,也为苏星云这个不受控制的势力提供了可乘之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钢铁和军工业,这两个国家的命脉,本应是严格受到国家控制和监管的行业。然而,元朝对自己的行政人员控制能力实在太弱,加之缺乏防范意识,使得这些重要的行业暴露在了市场的冲击之下。在官员们的贪婪驱动下,他们被动地参与了市场竞争,而且在竞争中既没有得到国家的扶持,反而受到了主管官员的破坏。这种内部的腐败和混乱,导致大量的钢铁技工被迫离开了官方的炼铁厂,转而投向了苏星云的怀抱。
脱脱,这位元朝的重臣,自然是不清楚这一情况的。他的目光被苏星云领地中的繁荣富裕所吸引,心中真实地考虑着要不要去劫掠一番,以此来弥补自己的财政缺口。但是,他又担心苏星云一旦发起狠来,可能会给江南地区带来巨大的破坏。想到这些年来共和军的战绩,脱脱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而且,在得知共和军已经在马鞍山两岸的如皋县修建了城堡的消息后,脱脱意识到,苏星云这个问题还是等到年景好的时候再来解决吧。在当前这个多事之秋,如果贸然行动,无法快速铲平共合军的势力,只会让现有的局势变得更加糟糕。而现在,苏星云的堡垒已然建立起来,已经不是凭借几个万户就能够轻易剿灭的了。
苏星云这只猛虎的实力,远比脱脱所想象的要强大得多。先不说他的领地中钢铁产量已经高达每年五万吨,仅仅是预备役的建设,就足以让元军感到头疼。苏星云目前在黄州领地进行极限动员,有能力拉出一支十五万人的纯火器军团。每个月都有十来艘满载硝土矿的大船抵达,为苏星云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兵力扩充潜力。这些民兵每年接受一百发的实弹训练,以及严格的队列训练,使得他们能够在一个月内迅速集结并开赴战场。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苏星云的火器军团与元朝的一支将领所率领的军队发生了交锋。那天,阳光明媚,两军在一片开阔的平原上对峙。元朝将领骑着一匹高头大马,身披华丽战甲,手持长枪,显得威风凛凛。而苏星云则站在一辆简易的战车上,身旁是一排排整齐划一的火枪手。
随着一声令下,战斗打响了。元朝将领挥舞着手中的长枪,带领着自己的亲兵冲向敌阵。然而,他们很快就被苏星云的火器军团所压制。火枪手们迅速装填弹药,瞄准目标,然后扣动扳机。一阵密集的枪声响起,元朝将领的亲兵纷纷倒下。将领本人也险些被击中,幸亏他的坐骑反应敏捷,带着他逃离了战场。
这场交锋让元朝将领深刻认识到了苏星云火器军团的强大战斗力。他们不仅在武器装备上占有优势,而且在战术素养和协同作战能力上也远胜于元军。这场战斗也成为了苏星云领地的一个传奇故事,激励着更多的士兵为苏星云效力。
相比之下,元朝的火器军队发展得并不顺利。由于元朝的硝石储存严重不足,损耗过大,苏星云在这几年里定期光顾元朝各大城市的仓库,只要有存放大炮的城市,仓库里的硝石都会被苏星云定时取走。管理仓库的人不明所以,只好上报说是由于天气炎热导致硝石蒸发。这个理由也被元朝的官员们普遍接受,因为这样的事情并非个案。由于硝石的大量消耗,火器军自然难以组建,元军的远程打击力量仍然主要依赖弓箭。原本有意组建火器军的河南高官们也因此打消了念头,甚至连向苏星云购买火器的行动也都停止了。
然而,即便是拥有如此强大实力的苏星云,也并非毫无弱点。随着黄州一号主基地开始向工业区发展,这里的财富生产总量已经达到了三个领地之最。大量的人口和实体产业在此聚集,但这里几乎没有战略纵深。特别是黄州两岸的重工业区,这里是苏星云治下的核心地带,集中了领地中百分之三十的重工业产能。然而,这里距离南京实在太近,仅有几十里路,且只有一江之隔。如果不是长江这道天然屏障,并且已经被苏星云的水上力量所掌控,苏星云恐怕连睡觉都无法安心。
江北领地有长江作为屏障,但马鞍山矿区位于江南,没有任何保护措施。在苏星云的军队还只是护村队的时候,他的火器军团和民兵队伍曾与当涂县的地主讨伐军交战过一次,那场战斗确立了马鞍山山寨在本地的地位。对于当地的地主来说,这些山贼如果不出来劫道,只是开山取矿,对牲畜无害。目前,苏星云在这里没有其他敌人。但随着苏星云势力的不断壮大,元朝上下开始对他产生防范之心。被长江隔离的孤地马鞍山,就成了苏星云的致命弱点。为了确保这片重要的铁矿资源的安全,苏星云决定在这里建造防御工事。
当然,苏星云决心要建造的是最高品质、名声显赫的棱堡,这成为了他的首选。这些棱堡的设计精妙,城墙不断地折叠,确保没有任何火力死角。在城墙的突棱和凹棱处,厚度被大幅增强,而在其他斜面部分,由于巨石和炮弹都会撞击到斜面上,从而被卸开力道,这样的设计使得城墙更加坚固。
小主,
实际上,苏星云投入巨资建造棱堡,在当时的背景下显得有些奢侈。在那个时代,元朝的军队所使用的炮主要是滑膛炮,这些炮火很难打穿棱堡,更不用说轰开和州那种外砖内土结构的城墙了。而元军在攻城时,更多地是使用投石机,也就是所谓的回回炮,至于火炮攻城,其主要目的是杀伤城墙上的人员,而不是与坚硬如龟壳的城墙正面交锋。在后来的战事中,苏星云领地中的火炮射程一直压制着对手,能够打到棱堡上的远程重型武器极为稀少。而当苏星云统一全国之后,这批当年建造的棱堡,更多地是成为了历史的见证,具有纪念意义。
此刻,在苏星云的一声令下,大量的红砖和水泥被紧急运送到几个关键的工地上。在黄州领地的东边,几座坚固的棱堡巍然屹立,有效地阻挡了南京方向对领地的直接威胁,形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而在如皋县的基地,两座棱堡也开始肩负起守护沿海基地的重任。随着这些建设的推进,在 1345 年下半年,苏星云领地的防守压力大幅减轻。在这一年里,共和军出人意料地没有任何战事发生。苏星云在度过了开局的艰难时期后,开始步入了一条韬光养晦、和平崛起的道路。
此时,海外领地领地开始展现出强劲的生产活力。自从基隆煤矿投入生产以来,大量的煤炭资源开始源源不断地供应给黄州领地和本土的三号钢铁厂。与此同时,原始的化工产业也在海外领地悄然兴起,三酸两碱的产量日益增长。到了1345年十月份,海外领地领地已经有六十万移民落户,其中绝大部分是农民。在这片广袤而肥沃的土地上,得益于优质的铁质农具、畜力以及新兴的蒸汽动力,海外领地的粮食产量已经实现了自给自足。
在苏星云的宏伟规划中,海外领地这片土地在合成氨工业出现之前,需要承载至少300万人口。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海外领地只能养活300万人,而是指只有达到这个人口规模,才能确保海外领地肥沃的土地不被荒废。当海外领地的人口超过300万时,就意味着可以开始向南洋各岛扩张,争夺更多的土地资源。然而,在未来的一百年里,人口的增长还远远不足以支撑大规模的土地扩张。如果某一地区的人口过于密集,而又缺乏工业区的支撑,仅仅依靠第三产业来养活多余的人口,这无疑是对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底层的农业人口辛勤劳作,养活着庞大的文官管理阶层以及为他们服务的第三产业人群。在古代中国,一位达官贵人出行时,往往会有大批仆人前呼后拥,这些围绕着显贵的仆人就是第三产业的人群。他们与现代第三产业面向大众服务的模式不同,这些人只服务于贵族阶层。因此,苏星云对于原时空里某些人所说的“每次改朝换代都要杀一轮中国人,以此空余出土地来解决矛盾”的观点持有相反的看法。他认为,并不是每次改朝换代都要屠杀农民,而是应该清理那些盘踞在高层的贵族食利阶级,给广大农民减轻负担。真正给农民带来灾难的,往往是那些不从事生产、只会舞文弄墨的文字游戏高手。他们掌握着舆论,剥削着大众。
中国的土地是有能力容纳2亿人口的。然而,历史往往显示,当人口达到一亿时,就似乎触及了某种极限。这一切问题的根源,都是那些脱离实际的文人管理者的错误。
苏星云志不在此,他不会效仿前人建立一个王朝,然后留下皇族血脉,等待几百年后的覆灭。他决心推行一种超越时代的制度,尽管这样的制度对于他所处的时代来说可能过于先进,但他仍然坚定不移地决定克服一切困难,坚定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