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说得好听。"张教授冷哼一声,站起身来走向讲台。他那花白的头发在灯光下闪烁着,眼神中充满了傲慢。"李科长,你太年轻了,有些事情并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李卫东微微一笑,做了个"请"的手势,退到一旁。他知道,接下来将是一场激烈的交锋。
张教授清了清嗓子,开始侃侃而谈:"同志们,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发展核电站固然重要,但现在并不是时候。我们国家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是解决温饱问题!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他的声音越来越激动,脸上泛起了红晕:"我们应该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大力发展农业和轻工业,增加出口创汇,这才是当务之急。搞什么核电站?那是富国才玩得起的奢侈品!"
台下响起了一阵窃窃私语。有人点头赞同,也有人露出了疑惑的神色。
张教授见状,更加得意了。他挺直腰板,继续说道:"再说了,核电站的风险太大。万一出现事故,后果不堪设想。我们何必冒这个险呢?老老实实搞点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好吗?"
他转身看向李卫东,眼中闪过一丝轻蔑:"李科长,你年纪轻轻就掌握了这么多高深的技术,很了不起。但是,你要明白,一个国家的发展不能靠几个天才。我们需要的是大量的普通劳动力参与生产,这样才能最快地实现工业化。"
李卫东站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张教授的言论。他的眼神平静如水,但内心却波涛汹涌。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场关于核电站的辩论,更是两种发展理念的较量。
小主,
等张教授说完,李卫东缓步走上前,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张教授说得很有道理。确实,解决温饱问题是我们的首要任务。但是,我想请教张教授一个问题:如果我们只专注于发展低端产业,那么我们永远都只能是世界的加工厂吗?"
张教授一愣,显然没想到李卫东会这么问。他有些语塞,但很快就反应过来:"这...这当然不是永远。等我们积累了足够的资金和技术,自然就可以向高端产业转型。"
李卫东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那么,张教授认为需要多久呢?十年?二十年?还是五十年?"
张教授被问住了,一时不知如何回答。
李卫东继续说道:"张教授,您刚才说我们现在的技术水平不足以支撑核电站的发展。但是,如果我们永远只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低端工作,那我们的技术水平又该如何提高呢?"
他的声音越来越有力:"我们现在生产的钢铁,已经是世界上最优质的钢铁之一,而且价格还是最低廉的。但是,为什么我们的工人还是拿着微薄的工资?为什么我们的劳动力就这么不受尊重?"
台下响起了一阵赞同的掌声。许多人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显然被李卫东的话触动了内心最深处的情感。
李卫东环视四周,继续说道:"同志们,我们不能永远停留在别人的产业链底端。发展高端制造业和生产高端科技,同样可以带动整体生产。我们为什么非要去制造低端的东西?"
他转身看向张教授,语气坚定而有力:"张教授,您说得对,一个国家的发展不能只靠几个天才。但是,我们可以培养更多的人才。核电站的建设不仅需要核物理专家,还需要大量的工程师、技术工人。这难道不是在创造就业机会吗?"
张教授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他没想到,这个年轻人居然能如此巧妙地反驳自己的观点。
李卫东见状,并没有停下来。他继续说道:"再说安全问题。张教授,您认为我们应该永远停留在安全区,不去尝试任何有风险的事情吗?如果是这样,那我们又该如何进步?"
他的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个人:"同志们,请想一想,如果当初我们因为害怕风险就不敢研制原子弹,那么今天的炎国还能有自保之力吗?如果我们因为害怕失败就不敢发展高科技,那么我们的未来又在哪里?"
会场里陷入了沉思。许多人开始低声讨论,眼中闪烁着思考的光芒。
张教授感到自己的立场越来越不稳。他急忙说道:"但是,你们想过没有,发展核电站需要多少钱?这些钱如果用来改善民生,不是更好吗?"
李卫东微微一笑,反问道:"张教授,您认为发展核电站和改善民生是对立的吗?难道提供清洁、稳定、廉价的电力,不是在改善民生吗?"
他走到白板前,拿起马克笔开始画图:"让我们来算一笔账。传统火电厂的发电成本是每度电0.5元,而核电站的发电成本只有0.3元。一座1000兆瓦的核电站,每年可以为国家节省近20亿元的发电成本。这笔钱,难道不能用来改善民生吗?"
张教授被问住了,一时语塞。他没想到,这个年轻人不仅在理论上占据上风,连具体数据都如此清楚。
李卫东继续说道:"更重要的是,核电站的建设将带动整个工业体系的升级。从材料科学到自动化控制,从机械制造到电子工业,每一个领域都将得到巨大的提升。这难道不是在为我们的未来奠定基础吗?"
他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张教授,您说我们应该做大量劳动力密集型的生产出口。但是,您有没有想过,如果我们永远只做别人不愿意做的工作,那么我们的工人永远都只能拿着微薄的工资,永远都只能做世界的廉价劳动力。这就是您希望看到的炎国的未来吗?"
张教授的脸色变得越来越难看。他感到自己的观点正在被一步步瓦解,但又找不到有力的反驳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