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互联网,更简便的个人操作系统

这些城市之间的光纤网络将成为局域网的骨干,提供高速、稳定的传输通道。

“光纤是未来网络的核心。”李卫东解释道,“它不仅传输速度快,带宽高,而且可以支持远程通信和大规模数据传输。”

为了确保局域网的可靠性和扩展性,李卫东还提出了多层冗余设计。

通过在各大城市之间设置多个交换节点,局域网将具备高度的容错能力,即便某一个节点出现故障,整个网络依然能够正常运行。

局域网的核心是数据的传输和管理。

李卫东决定采用包交换技术,借鉴漂亮国ARPANET的思想,设计出适合局域网环境的网络协议。

这个协议必须能够支持不同类型的数据传输,包括文本、图像、视频等,同时还能确保传输过程的高效和稳定。

**“我们的网络协议必须具备灵活性和扩展性,能够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而不断优化。”**李卫东解释道。

他要求技术团队设计的协议不仅适用于科研机构和政府机构之间的数据传输,还要能够满足未来企业和学校的需求。

局域网的建设还需要依赖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尽管计算机技术在科研和政府部门已经逐步开始应用,但它在企业、学校和家庭中的普及率依然很低。

为了推动局域网的使用,必须加快计算机的普及。

李卫东提出了一项**“全民计算机计划”**,旨在通过政府补贴的方式,推动计算机的生产和推广,尤其是在学校和企业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希望通过这项计划,让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到计算机,进而为局域网的广泛应用奠定用户基础。

……

李卫东站在他的办公室里,目光透过窗外,眺望着远处的实验室。

自从可控核聚变装置成功之后,他的心中并没有丝毫的自满,相反,一股强烈的责任感和一种推动整个科技革命的激情燃烧在他的胸膛里。

时代正在巨变,而李卫东早已经预见到未来的科技浪潮,不仅仅是能源的革命,信息技术的崛起才是未来的主战场。

这一刻,李卫东意识到,时代的下一个关键点就是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为了让全民都能使用计算机,必须设计出适合普通人操作的系统。

然而,西方的操作系统技术还处于停滞阶段,他们的操作系统大多以英文为底层逻辑,而李卫东则早有准备。

他打开了那台庞大的计算机,屏幕上闪烁着他亲手编写的中文操作界面。

这个操作系统以中文为底层逻辑,不仅能更好地匹配炎国的语言环境,还解决了西方操作系统繁杂难懂的问题。

未来的科技竞争,不仅仅是硬件的较量,更是软件的对决。如果能打造出一套简单易用,但功能强大的操作系统,必将掀起一场科技革命。

李卫东站在巨大的黑板前,手中握着粉笔,迅速地在上面勾勒出操作系统的框架。

UI设计、窗口管理、文件系统、中文输入法……这些功能他早已在脑海中构思了无数遍,现在终于可以付诸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