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为了未完成的事业

野火尽量显得温柔一点,说道,“夏期期同学,你好!你试着,闭上眼睛,看看有什么不同?”,野火认为,这就是第九个人,一定是她,不然不会出现在这里!

所有人都看向夏期期,这让她有些紧张,她看向沈莹。

沈莹点了点头。

于是,这个姑娘闭上了眼睛,良久她睁开,眼睛大大的,显得有些疑惑。

叶子双急忙问道,“看到了什么?”

夏期期还没有从震惊里醒来,她再次闭眼,想确认一下!

闭着眼,她的睫毛在跳动,声音有些微微的颤动,“109厂,中国科学院微电子中心,好多,好多零件,好多好多设备,这是什么?等等,最后有一行字,“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

黄老,腾的站起来!

他说道,“这句话,是华罗庚1950年回国时说的,我听所里归国的老专家说过!”

中国微电子中心!

所有人都站了起来,这代表什么?这代表计算机!这代表人工智能,这代表超级计算机,这代表互联网时代。

夏期期睁开她那双美丽的眼睛,她还不是太明白什么是微电子,但那些设备,在她看来一定很贵,很贵!

1950年华罗庚回国,担任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1951年被任命为数学研究所所长,1952年他从清华大学电机系,挑选夏培肃、王传英等科研人员,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内,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电子计算机科研小组,主要任务是研究设计中国自己的电子计算机。

1956年春,在总理领导下,国家制定了我国科学发展的12大任务。之后由华罗庚教授为主任,成立了科学院计算所筹建委员会,组织计算机设计、程序设计和计算机专业训练班赴苏联实习。也是在这一年,夏培肃设计出了我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运算器、控制器,编写出第一本电子计算机原理讲义。

随后1958-1964年的发展时期,我国在苏联专家帮助下,根据苏联提供的M-3计算机,经过局部修改后设计出DJS-1机(104机),1958年完成了对这一电子计算机的安装调试,该机器可以运行简单的执行程序,被命名为八一型数字电子计算机,运算速度为几十次/秒。

1959年,又以苏联M-20计算机为蓝本,由中科院计算所、四机部、七机部等机构,研制出大型通用电脑104机,该机仍旧为电子管计算机,程序单个字节长度为39位、运算速度为1万次/秒,作为建国十周年献礼的计算机共生产7台。103机、104机都是电子管计算机,这些计算机相继研制成功,为我国计算机事业、军事国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填补了国内计算机工业的空白,具有里程碑意义。

而在1965-1972年发展阶段,我国计算机事业受到西方大国的封锁,中苏关系恶化、三年自然灾害严重打击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内科研活动开始转向军事国防、军工产品的研发。但计算机工业部门通过自力更生,仍旧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以军事应用为目标的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产品逐渐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