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上的工作要分轻重缓急,”黄超趁机指点道,“纹面算不上什么要紧的事情,自然也不用元老院花大力气去禁绝,最多加以引导--但是什么事情算要紧,什么事情不要紧,这是没有标准的,这也考验我们地方行政人员的能力的地方。”
“首长您说得真好。”他的秘书五体投地。
黄超谦虚了几句,心里美滋滋的。这种满足感是支持他在这个时空主要动力。
“早些休息吧,明天要赶路。”
这晚,是杨增带队在夜晚宿营的第一晚,进入山区的第一晚,行军的第一天,部队顺着中洲河一路北上,地势还算平坦,当晚在旧时空的连山镇小三江镇附近,现时空一个赵姓的小寨子前过夜。寨子寨门紧闭,燃起许多篝火来。只让几个壮丁抬了两扇猪肉、几担糙米和一些酒过来。杨增没要酒,留下了猪肉和糙米,回赠了十个广州府新铸的银元。军医对猪肉检测合格后,当晚就煮了让全军打了一顿牙祭。
行军第二天,用一个早上的时间翻越了中洲河和永丰河的分水岭,顺着河谷又行军了半天,直到下午差不多七点,抵达程山老城一带,也就是明天顺年间之前的连山县治所在。县治虽废,但这里的依旧要比其他地方繁华一些,有些店铺和人家。只是店铺多已经关门,住户大多空无一人,四下里到处是被劫掠过的痕迹。据说留在此地的少量老人说,这里已经被劫掠过多次,住户和商家大多已经逃难到附近设防的村寨中。
杨增派人去各处晓谕大军前来镇暴,人派出去之后倒是来了不少村落的长老,或带猪羊鸡鸭,或是糙米土酿来“慰劳大军”。杨增温言款待,由关照后勤要按采购价格付款,很快拉近了双方的距离。这些抖抖索索来“劳军”的长老们也愿意向他说些情况了。
但是他们说得话却不是杨增会说的广东白话,后来有士兵经过才知道他们说得是客家话。了解之后才知道,连山县一带僮、瑶、汉交替错落,汉人主要是客家人,在山间的河谷开垦,并建立围屋已自保,僮民这次也有部分寨子参加了暴乱,但暴乱主力以八排瑶为主。有围屋的客家村庄大多没有受到太多影响,但散居垦荒的大多遭了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杨增安慰大家说他是奉大宋元老院之命来这里“镇暴”的,用不了多久连山的秩序就会恢复。他要大家办好乡勇,保护好自家的村子。如果有什么紧急的情况,就向县衙告急--过几天他就会收复县城了。
大伙对他即将收复县城这个预告并不惊讶:瑶民暴动攻陷县城的事情从前也有过,但是瑶民很少会守城,多半是劫掠一番之后就主动撤退了。
杨增向各村要了几名向导带路。第二条一早便出发爬山,用了三个小时,到达吉田圩,这也是旧时空连山县城所在地。此地同样遭受过劫掠。然后顺着沙田河北上,下午的时候又翻越一座山,傍晚时分,终于抵达了连山城下。
连山城城门大开,杨增部没费一枪一弹药便进了城。原本盘踞在城内的八排瑶早已作鸟兽散,只留下一座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