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周先生常说,莫要将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眼下结衣只是暂时性失宠,她还没有失去希望。如果再搞个女人进来,周家的局面就会全面复杂化,万一新来得更会来事,结衣彻底被冷落,到时候闹出事情来更难收场。
王业浩的目光在他的脸上停留许久,道:“说得不错。你如今也长进了!”
“全靠老爷栽培!”
“我知道了,你且去罢。”
他和王业浩不曾想到,这样一件家务事,之后竟然会酿成一场大变故。
这一场闺阁闹剧,在周乐之的全力斡旋之下算是平静下来了。过了些日子,结衣也结束了放逐的生活,在王老爷的亲自出面调停之下,给周先生磕头认错,这件事也就算过去了。自然,从今往后结衣也不敢再提什么“先进门为大”了,只能屈居在有容之下了。
周先生也暂时放弃了再搞几个女人充实后宅的想法。显然,这件事给了他一个很好的教训:后宫并不总是和睦的,他也不具备“威压”之力。
周乐之觉得,先生其实才是那个“纠结”的人,他明明可以做一个“老爷”,却偏偏要体现出自己很讲“人人平等”
家宅不宁加上髡贼的强大,炉石道人外出显着减少了。虽然他并非窝在肇庆,时不时也会往返于江浙地区,特别是东阳的“田庄”,但是主要的时间都用在着书和教导周乐之上了。
现在,他很少传授具体的学问,更多的是在塑造他的“世界观”――这个词也是先生教给他的。
“澳洲的学问深似大海,即使是我,也只有一滴水而已,能教给你的,大约连一个水分子都算不上……”先生慨叹道,“唯一能教给你的,只有思考的方法。”
……
他看了一眼房中一口竹箱。里面是他新近撰写的一些文稿,是他根据先生的讲授的学识撰写的。
先生的着作如今都存储在东阳的田庄里。现在依旧是周乐之最宝贵的财富。这几年他忙于与髡贼相斗,没有时间教导弟子,只能把师父当年传授的知识和自己的体会抽空写出来。
每每想到先生的种种谋划,他何尝不知道自己与髡贼相较不过是螳臂挡车。“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他想起先生说过的话:虽然大明的覆亡是大势所趋,也没什么可惜的,但是他不愿意髡贼胜得太容易。
“髡贼挟跨越时代的科技来到这里,持强凌弱。行事肆无忌惮,视苍生为刍狗。若让他们轻易得了国,百姓们今后还有活路吗?”
说到这里,他轻吁一口气:“我知道,这担子对你重了些,做与不做全在于你。我绝不怪罪……
“若你愿意挑这副担子,明日晚间二更天来我房中,我将‘天书’上的秘辛都传授于你。只是你一旦知晓了,以后只怕再也无法置身事外,也不能安然度过余生了。”
……
这担子如今落到了他的身上。
周乐之长叹一声。凝视着屋中的一灯如豆――如今的大明按照师父的所言已经到了油尽灯枯之际,即使没有髡贼,寿数也所剩无多。此时还要再兴征伐,一旦战败,后果不仅仅是丧师失地这么简单。中原的流寇,辽东的建虏,都会乘虚而入,大明的江山社稷,只怕是危在旦夕。
绑架冷元老,说来也是他们这个小集团的孤注一掷。可笑王老爷到现在还想着纵横捭阖,以此来操纵朝局,做着入阁拜相,匡扶大明的迷梦。
“先生。”一声招呼将他的思绪从回忆中召回了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