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我的父亲为什么从来都没有说过这件事?”明玉被左向风的话问呆了。
“你父亲不说,自然是为了保护你。这事情关系到皇家颜面和高国的和平,怎么可能大肆宣扬?先不说高国的丽雅公主刺杀先皇是高国国主授意还是说是丽雅公主的个人所为,只要没有说出来,公布天下,大明和高国的表面就是和平相处,秦晋之好。所以这个秘密,无论是从个人利益还是国家大义,都不会让别人知道。你不是一直疑惑,究竟害死你父亲的那幅多出来的杜丽娘画像是谁做出来的吗?”左向风看着明玉问道。
“你知道内情?”明玉一愣。
“想来那一幅只不过是对外宣称是杜丽娘的画像,目的是用来迷惑众人,那幅画像莫不是当年先皇让明文墨画的那幅丽雅公主的画像?”这时候,旁边的贺子升忽然说话了。
“你说什么?”听到贺子升的话,明玉越发震惊了。
“贺大人果然心思敏捷,快人一步。没错,其实多出来的那幅画像正是当年明文墨在朝堂画的那幅丽雅公主的画像,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明文墨成名于丽雅公主的画像,也没落与丽雅公主的画像。”左向风看着贺子升微微笑着说道。
“我怎么听不明白?”旁边的红袖一头雾水,满眼疑惑地看着贺子升和左向风,“既然那幅画像是明文墨自己画的,他怎么还在四处寻找画画的人,又怎么说是被冤枉的?”
“很简单,那幅多出来的画像不是别人放进去的,正是明文墨自己放进去的,他不过是自导自演了一出戏而已,表面上看是有人暗中捣鼓,其实所有的一切都是明文墨自己在背后操作。”左向风说道。
“不可能,这是为什么?”对于左向风的分析,明玉无法相信。
“原因只有一个。”贺子升说话了,“在朝廷放出杜丽娘画像的诅咒传说,因为明文墨的身份,可以让很多人信服。虽然那幅画像是丽雅公主的画像,但是根据我们所了解,丽雅公主比较神秘,所以非常符合作为杜丽娘画像诅咒的源头来开始。”
“什么?杜丽娘画像诅咒的源头?”贺子升的分析让明玉愈发惊讶了。
“人人都以为杜丽娘的画像诅咒源于冷宫的容妃,其实那是将容妃的事情和后来的画像案件以讹传讹到了一起,容妃的画像涉及到朝纲根基,甚至皇上的皇位稳定。所以杜丽娘的画像最早的作用不过是用来掩盖当年先皇处死高国丽雅公主的真正用意。一个秘密被遮挡的太久,终有一天会被人发觉,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让知道秘密的人不会开口。”左向风说着坐了下来。
“你到底什么意思?难道说我父亲的死和李太师没有关系?”明玉走到了左向风的面前,满眼愤怒地问道。
“明文墨也好,赵之阳也罢,每个人的死都有原因的。对于你父亲的死我并没有真凭实据,他只不过是我遇到的事情里一个顺手知道的消息,至于他的死是什么原因,我刚才讲的这些想来你应该有所明白了吧?”左向风看了看明玉说道。
其实现场所有人听到左向风讲述的关于明玉父亲的事情后,大家心里都有了一个大概的真相。既然明玉的父亲以及赵之阳和当年先皇处死丽雅公主的秘密有关系,那幅导致明文墨被害的画像又是明文墨自己加进去,而在明文墨又不希望明玉调查自己的事情,他之希望明玉以后好好生活,综合这一切可以确定,明文墨的死显然是他自己造成的,或者说是他自己一手策划的,原因自然和当年丽雅公主被处死的秘密有关系。
“我明家世代为朝廷效忠,我父亲,我父亲更是救了先皇的性命,怎么最后会落得如此下场?这其中肯定有什么误会?”明玉始终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明玉,你父亲的确深受先皇崇恩,正因为这一点,也许才造就了今日的罪责。刚才左向风说的并不无道理,你父亲的死可能正是源于他对朝堂的忠心。他的死显然是为了保全当年先皇处死丽雅公主的真相。据我所知,你父亲出事的那段时间,似乎正在和周边四国讨论各国边疆封地,如果那个时候,丽雅公主的真正死亡原因传出去,那么势必会影响到四国会谈的结果,兴许到时候还会因为这个原因成为其他其他国家的众矢之的。”贺子升说道。
明玉呆住了,没有再说话。这个真相对于明玉来说的确大吃一惊,一直以为他都以为父亲的死是受人陷害,甚至对于当年赵侍郎对于父亲的爱莫能助还有点生气,可是此刻知道内情后,明玉反而有一种无法言说的痛苦。
“明玉,画皮画骨难画虎,知人知面不知心。观人不能只是以表面,最主要的是看一个人的内心。”明玉想起了父亲曾经对他说的话,当时听上去就是一些说教的词语,可是此刻,却让明玉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甚至不禁流下来了眼泪。
“你不要太伤心了,至少令尊大人大义,为了国家做出牺牲,你应该感到骄傲。”红袖看着明玉痛哭的样子,不禁对他说道。
明玉没有说话,只是低声的抽泣。
明玉的抽泣让所有人的内心都都有点心酸。
“明玉画师,你或许哭的原因并不仅仅是因为你的父亲吧?”左向风又说话了。
其他人愣住了,不明所以地看着左向风。
明玉愣停住了哭泣。
“皇宫后院里有很多秘密,并且有很多诡异离奇的地方,其中有一个地方叫许愿台,很多宫女太监如果心里有了不愿意告诉别人的秘密就会去许愿台忏悔人生,许诺心愿。据说那个许愿台非常灵验,很多人的心愿都会实现。知道这个地方后,我非常好奇,于是便找到了这个许愿台,结果不小心看到了其中一个人的忏悔牌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