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与他的精锐骑兵们,如同夜色中的幽灵,悄无声息地隐藏在远处的黑暗之中。
他们的目光如炬,紧紧盯着不远处上杉谦信的军队。
当看到敌军缓缓退回自己的营寨之中,吕布与骑兵们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不约而同地长出了一口气,仿佛连周围的空气都随之变得轻松了许多。
这些英勇的骑兵们,经过连夜不间断的激烈厮杀,早已是身心俱疲,铠甲上斑驳的血迹和泥土见证了他们的英勇与艰辛。
尽管疲惫不堪,但他们的眼神中依然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们知道自己为谁而战。
在吕布看来,能够凭借当前的兵力与战术布局,成功逼迫敌人主动退军,无疑是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选择。
毕竟,汉军骑兵的数量仅区区百人,相较于对方那数万之众的庞大兵力,无疑是处于绝对的劣势之中。
在这样的力量对比下,要想正面击溃敌军,简直是难如登天。
想象一下,即便这百名骑兵个个都是勇猛无比的战士,平均下来每个人也需要面对并斩杀数百名敌人,才能彻底消灭对方的战斗力。
这简直就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哪怕敌人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任由你砍杀,恐怕也要砍上一整天才能有个结果,而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因此,吕布和他的骑兵们采取了一种更为灵活且实际的策略——通过不断的袭扰和骚扰,使对方内部产生混乱和不安,从而使对方内部产生混乱。
然而,这一策略能否成功,能否真的让对方陷入混乱之中,却是一个难以预测的未知数。
正是因为双方都明白这一点,都清楚自己在这场较量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所以,最终选择了一种相对稳妥且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敌人主动退军,以避免更大的损失。
这样的结果,虽然看似有些无奈,但却是在当时情况下最为明智的选择。
归队之后,吕布迅速而果断地安排了一部分士兵负责四周的警戒,确保在敌人可能发起的突袭或反击面前,他们能够及时做出反应。
随后,他又细心地安排其余骑兵下马休息,让他们得以在安全的环境中,暂时忘却激战后的疲惫与伤痛,恢复体力与精神,为可能到来的下一场战斗做好充分的准备。
此时,伍兴所率领的中军六千人马,已经全部整装待发,做好了撤退的一切准备。
他们井然有序地排列着,战马不时发出低沉的嘶鸣,似乎在为即将到来的行动蓄势待发。
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坚定与决绝,他们知道,这一刻的撤退是为了更好的反击,是为了保存实力,以待来日。
伍兴站在队伍的最前方,他按照事先与吕布约定的信号,命令手下士兵点燃了撤退信号的烟花。
随着“嗖”的一声轻响,一束璀璨的烟花划破夜空,直冲云霄,然后在高空中爆裂开来,化作漫天繁星般的光点,绚烂而耀眼。
这烟花的光芒在夜空中久久不散,如同一道无声的指令,向四周传递着撤退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