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际操作中,警方按照心理咨询师的建议改变了沟通方式。在询问一位关键证人时,警察先与他聊了一些轻松的话题,缓解了他的紧张情绪,然后耐心地倾听他的讲述,并不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最终,证人提供了一个之前未曾提及的重要线索,为案件侦破带来了新的突破。
在与受害者家属的沟通中,警方也展现出了更多的人文关怀。他们安排专门的心理辅导员陪伴家属,在家属情绪激动时给予安慰和疏导。当需要询问案件信息时,也是以一种温和、尊重的方式进行。这使得家属们逐渐放下防备,积极配合警方的工作,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线索。
随着案件的深入调查,警方发现了一些与凶手心理状态密切相关的物品和符号。心理咨询师们再次发挥重要作用,他们对这些物品和符号进行深入解读,试图揭示凶手的内心世界和潜在动机。
例如,在案发现场发现了一些奇怪的涂鸦符号,心理咨询师们查阅大量的心理学、宗教学、文化学资料,结合对凶手作案手法和行为模式的分析,推测这些符号可能是凶手自创的一种心理表达,代表着他对某种权力、控制或解脱的追求。
“这些符号可能是他内心幻想世界的一种外化,他试图通过在犯罪现场留下这些符号,来宣告自己的存在或者传达某种扭曲的信念。”张扬皱着眉头分析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警方根据心理咨询师的解读,进一步扩大了调查范围,寻找与这些符号相关的文化、宗教团体或个人,希望从中找到与凶手有关的线索。
在这个过程中,心理咨询师们还为警方提供了心理画像技术方面的支持。他们通过对凶手作案行为、心理特征的综合分析,构建出一个相对完整的凶手心理画像,包括他的年龄范围、性格特点、职业倾向、家庭背景等方面的推测。
“根据目前的案件信息,我们推测凶手可能是一名年龄在 30 - 40 岁之间的男性,性格孤僻、内向,可能有过被社会边缘化的经历。他具备一定的手工技能或对细节有较强的把控能力,这从他作案时的精心策划和现场处理可以看出。”李晓晨详细地向警方描述着心理画像的内容。
警方依据这个心理画像,对符合条件的人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排查,大大提高了侦查效率。
在案件侦破的关键时期,心理咨询师们还协助警方制定了一些特殊的侦查策略,旨在从心理上突破嫌疑人的防线。他们利用自己对人类心理弱点和应对机制的了解,为警方设计了巧妙的审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