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故圣人有所游,而知为孽,约为胶

林帆置身于云雾缱绻的紫霄峰之巅,此地仿若人间仙境,灵气仿若实质化的薄雾,在每一寸空气中氤氲弥漫。仙禽灵动的鸣啼不时划破静谧,似在吟诵着自然的诗篇。远处,一挂磅礴的瀑布从陡峭的山壁奔涌而下,如一条璀璨银练垂落,溅起的水花在日光的轻抚下,折射出如梦似幻的五彩光芒,宛如天女洒下的琉璃珠玉。

林帆身着一袭月白色道袍,衣袂随风轻轻飘动,腰间束着的青色丝绦更衬出他身姿的挺拔与飘逸。他手持一柄拂尘,正全神贯注地清扫着道观前的石阶。每一下动作都沉稳而专注,仿佛在清扫的不仅是石阶上的尘埃,更是内心的杂念。

“林帆,你可知何为道?”一道苍老却蕴含着无尽威严的声音,仿若从悠远的岁月深处传来,打破了这份宁静。说话之人,正是林帆的师父,玄风长老。

玄风长老鹤发童颜,一头银丝整齐地束在头顶,长须飘飘,宛如仙人临世。他的目光深邃如渊,仿佛能洞悉世间一切奥秘。身着玄色道袍,袍上绣着的金色符文在微光中若隐若现,仿佛在诉说着古老而神秘的故事。

林帆闻声,停下手中动作,恭敬地转过身,微微低头,脸上满是谦逊与敬重。他沉思片刻,脑海中如走马灯般闪过平日里研习的道藏经典,以及师父的谆谆教诲,而后缓缓开口:“徒儿以为,道是天地万物运行的根本规律,是一种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至理。它蕴含着宇宙的奥秘,掌控着世间万物的兴衰荣枯。”他面容清秀,眼神中透着坚定与执着,那是对道的不懈追求。

玄风长老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又接着问道:“那你觉得,如何才能寻得这道呢?”

林帆皱起眉头,内心陷入了深深的思索。过往那些在烛光下研读道经的夜晚,那些在静谧山林中打坐冥想的时光,一一浮现在眼前。他缓缓说道:“徒儿认为,需清心寡欲,远离尘世的喧嚣纷扰,摒弃一切杂念,潜心修行,方能有所感悟。就像我们在这清幽的紫霄峰,远离世俗的繁华与纷争,专注于内心的修炼,或许能更接近道的真谛。”

玄风长老却轻轻摇头,目光望向远方连绵起伏的山峦,山峦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宛如一幅水墨画。他语重心长地说道:“道无处不在,并非远离尘世就能寻得。你看这世间万物,皆有道的痕迹。那翱翔天际的飞鸟,凭借着本能自由穿梭于蓝天白云之间,顺应气流,搏击长空;畅游水中的游鱼,在清澈的碧波里自在遨游,随波逐流,怡然自得。它们顺应自然,各安其命,这便是道的生动体现。”

林帆心中猛地一震,脸上露出疑惑之色,忍不住问道:“可师父,我们在这道观中修行,每日诵读经文、打坐修炼,不正是为了摆脱尘世的牵累,追求更高的境界吗?难道这与您所说的道,有所不同?”

玄风长老捋了捋胡须,目光温和地看着林帆,犹如一位智慧的长者在引导迷茫的后辈:“修行并非逃避,而是要在尘世中历练,在纷繁复杂的世事中保持一颗本心,不被欲望所左右。故圣人有所游,而知为孽,约为胶,德为接,工为商。圣人不谋,恶用知?不斫,恶用胶?无丧,恶用德?不货,恶用商?四者,天鬻也。天鬻者,天食也。既受食于天,又恶用人!道,不是在与世隔绝中领悟,而是在人间烟火里,在面对善恶、得失、生死时,依然能坚守内心的本真,顺应自然的规律。”

林帆默默品味着师父的话,心中似有一道微光闪过,却又难以完全抓住。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迷茫,眉头紧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他试图在师父的话语中,找到那把打开道之大门的钥匙,却感觉道仿佛就在眼前,又遥不可及。

就在这时,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阴云密布,厚重的云层如黑色的幕布,迅速遮蔽了明媚的阳光。一阵狂风呼啸而过,吹得道观前的树木沙沙作响,枝叶相互摩擦,发出痛苦的呻吟。枯黄的树叶纷纷飘落,在空中打着旋儿,仿佛是命运的舞者。

玄风长老脸色骤变,抬头望向天空,神色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来,说道:“不好,魔影宗又有异动,看来一场大战在所难免。”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仿佛带着岁月的沧桑与对即将到来的危机的忧虑。

林帆握紧了手中的拂尘,眼神中闪过一丝坚定,那是一种无畏的勇气和使命感。他说道:“师父,徒儿愿随您一同下山,斩妖除魔,守护正道。”他的声音虽然年轻,却充满了力量,仿佛在向天地宣告他的决心。

玄风长老欣慰地点点头,说道:“好,此次下山,你要牢记为师的教诲,不可逞匹夫之勇,一切以守护苍生为念。魔影宗行事诡谲,心狠手辣,切不可掉以轻心。”他的目光中满是关切与期待,既担心徒弟的安危,又希望他能在这场战斗中成长。

师徒二人御剑飞行,向着魔影宗所在的方向疾驰而去。一路上,狂风呼啸,如无数恶鬼在耳边咆哮,乌云翻滚,仿佛要将整个世界吞噬。林帆心中既紧张又兴奋,紧张的是即将面对的未知战斗,兴奋的是终于有机会将自己所学用于守护正道。他看着身旁的师父,玄风长老神色平静,目光坚定,仿佛任何困难都无法动摇他的信念。那沉稳的身影,如同定海神针,给了林帆莫大的鼓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