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帆静静地站在云雾缭绕的观星台上,夜空中星辰闪烁,仿若无数双神秘的眼睛俯瞰着人间。他一袭月白色长袍在微风中轻轻飘动,眉头紧锁,深邃的眼眸中满是困惑与思索。在他不远处,师父玄机子正抬头仰望星空,手中的拂尘随着微风轻轻摆动,似是在与这浩瀚宇宙对话。
“师父,”林帆打破了宁静,声音带着一丝急切,“徒儿日夜修炼,却愈发觉得这修仙之道,深不可测。何为天之所为,何为人之所能?徒儿实在难以参透。”
玄机子缓缓转过身,目光温和地落在林帆身上,他轻轻捋了捋胡须,说道:“帆儿,这修仙一途,本就是对天地人三者关系的探寻。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这是修仙者追求的至高境界。”
林帆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迷茫,拱手道:“师父,徒儿愚钝,还望您能详细指点。”
玄机子微微仰头,望向那璀璨星空,缓缓说道:“知天之所为者,天而生也。这世间万物,皆有其自身的规律,日月星辰的运转,四季的更迭,这些都是天之所为,非人力所能轻易改变。而人之所为,是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终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我们修仙之人,便是凭借已知的知识和修行,去探索未知,从而延长寿命,提升境界,但切不可违背自然规律,强行而为。”
林帆心中一动,脑海中不禁浮现出自己在修炼中急于求成,强行冲破经脉桎梏的经历,那时的自己,虽一时突破了修为瓶颈,却也留下了暗伤,差点中道夭折。他暗自思忖,这或许就是违背了“人之所为”的道理。
“师父,那如何才能确定我们所做的,是顺应天道,而非逆天而行呢?”林帆抬起头,眼中满是求知的渴望。
玄机子并未立刻回答,他微微闭上双眼,深吸一口气,感受着夜空中的灵气波动。许久,他睁开眼,眼中一片清明,说道:“且随我来。”
两人沿着蜿蜒的山间小径缓缓而下,月光洒在地上,宛如铺上了一层银霜。四周静谧无声,唯有偶尔传来的虫鸣声,打破这夜的宁静。不多时,他们来到了一处静谧的山谷。谷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一泓清泉在月光下闪烁着粼粼波光,缓缓流淌。
玄机子走到清泉边,蹲下身子,轻轻捧起一汪清水,任由水珠从指缝间滑落,重新融入泉水中。
“你看这清泉,”玄机子轻声说道,“它顺着地势,自然流淌,不刻意去改变什么,却能滋养这一方土地。这便是顺应天道的表现。我们修仙者,也应如此,在修炼和行事时,要顺应自然的规律,不可强行改变本应有的轨迹。”
林帆若有所思,目光随着清泉流动。他想到自己在修炼法术时,总是急于求成,想要一步登天,却忽略了法术的本质和自然的规律,导致修炼效果不佳。如今想来,这何尝不是一种逆天而行的行为呢?
就在这时,天空中突然飘来一片乌云,缓缓遮住了月光。原本宁静的山谷瞬间变得阴暗起来,微风也渐渐变得急促,吹得树叶沙沙作响。
玄机子站起身来,神色平静,望着天空说道:“这便是自然的变化,无论风雨如何,我们只需坦然面对。倘若因为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而慌乱,试图强行改变,便是违背了天道。”
林帆紧紧盯着天空,心中虽有一丝不安,但他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他想起师父所说的“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此刻,面对这天气的变化,能否保持平静,顺应自然,正是对他的一次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