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年龄小的七皇子和十一皇子,每天川贝枇杷水喝着,仍然咳嗽不断。

这种状态,自然不适合再去御书房“端茶倒水”了。

当今陛下五男二女,一时间死的死,伤的伤,只有大皇子每天上朝意气风发,生龙活虎。

于是,对于大皇子立储的呼声更高了。就连皇室宗亲也发出了赞同的声音。

“大皇子天生贵胄,国运相护,身体康健,是未来储君的不二人选。”

做一个皇帝,首要的条件就是要有一个好身体。鉴于七皇子和十一皇子身体出了变故,刘仁修不得不重新关注起长子来。

他不动声色地打量着这个长子。

他记得,这个儿子小时候总是穿着华服,头戴金冠,周围奴仆环绕,一副标准的富贵皇子的派头。

当时他还感叹皇后大度仁慈,对这个没娘的长子也是一视同仁。

是从什么起?这孩子身上换上了朴素的衣袍,头上也换成了简单又不失身份的玉冠。

刘仁修不由欣慰地点头,看来这孩子是长大了,也长开了,以前是少年俊秀,如今是阔脸浓眉,五官端正,做事也透着一股子稳重,越来越像……

刘仁修皱紧了眉,这孩子阔脸浓眉,怎么越来越像大哥魏王了?

想到这里,刘仁修忍不住心头一凛。第一次在记忆中搜寻有关长子生母周嫔的记忆。

周嫔是在自己当太子的时候,母后张罗着纳入身边的,那时候魏王还在淮南。而五王之乱时,魏王领兵谋反,长子当时已经六七岁了。

所以这孩子不可能跟魏王有关系。

也许是荫王的事情,让他有点草木皆兵了。

不过,一个没有母族相护的皇子,能有这么多人呼吁立长,是这孩子当真优秀,还是这背后有人推波助澜呢?

难道这孩子平时老实无争的模样都是装出来的?实际上他很有手段,早早的就拉拢了一大批朝臣站在了他身后?

如果是这样,他倒是欣慰了。

就在这时,太监来报:寿王妃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