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萧何月下追回良臣

韩信谈到驭将之法时,他所强调的核心观点只有一个:每个人都应该专注于自己分内之事,不要去干涉他人的事务。

尤其是当军队遭遇袭击时,各个军帐首先要做的就是就地集合,并保持警惕,耐心等待新的指示,绝不能像没头苍蝇似地四处乱窜。

实际上,敌人冲击阵营可能会带来一些损失,但真正毁灭性的灾难,往往源于己方人员的无序奔逃。

一旦有人逃离,那么整个军帐中的大多数人很可能会陷入崩溃;而如果一个军帐中的所有人都开始拼命逃窜,这种恐慌情绪将会迅速蔓延至周边人群,最终从小溪汇聚成汹涌澎湃的巨浪。

秦子玉对韩信的这一理念深表赞同。在军队中,统帅需统御大将,大将则要管理校尉,校尉再统率普通士兵。

如此分层级管理,实则考验着统帅的居中调配能力。若能有效调度,则可以集中优势兵力于局部地区,进而不断扩大优势,并最终牢牢掌控住战争的主动权。

如果调度不得当,就会给敌人留下可乘之机,即使拥有兵力上的优势也难以充分发挥出来。

韩信以治粟都尉府的官吏为基础,开始运用《太公兵法》对他们进行训练,不久便取得了显着的成果。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韩信变得越来越焦躁不安。

更何况此时的汉王国势日益强盛,还有着蜀地艰险的天然屏障。即便偶尔有山民作乱,也只需派出周勃和灌婴前去镇压即可,连樊哙都几乎没有出手的机会。

汉王长期处于太平时期,新近招募的士兵根本没有经历过真正的战斗。

而且各级军官们都还年轻力壮,职位基本没有空缺。再加上现在已经没有战争的紧迫压力,汉军自然也就找不到正当理由来扩充军队规模。

这样一来,韩信只能继续在治粟都尉这个职位上虚度光阴。

而对于一个立志要驰骋天下、一展宏图伟业之人而言,这种状况简直就是无法忍受之事。

韩信的耐心正一点一滴地消逝着,他觉得自己在汉军里已难有出头之日,便心生去意,计划离开汉国,到广袤的中原地区碰碰运气。

当秦子玉得知韩信要出走时,二话不说立刻前去找大司农萧何商议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