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秋杯能稀有到什么程度,这么说吧,鸡缸杯在这三种杯子里,存世件数是最多的,总共不超过20件,而且大部分都在博物馆中。
先来说一下馆藏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一件、英国大维德基金会一件、英国维阿博物馆藏一件、剑桥大学一件、瑞士日内瓦鲍氏东方艺术馆一件、京城故宫两件,大头来了,海对面博物馆八件,外加民间流传下来的四件,这是所有流传有序的完整鸡缸杯数量。
但是这其中有变数,剑桥大学那只,经过专家研究之后,认为是康熙年间仿制造的;京城故宫所藏那两件,后来因为已故成化瓷专家朱老先生曾经质疑其真伪,更偏向是大明晚期仿制的。
那民间都在哪里呢,其实都和一个人分不开,这个人就是仇炎之,仇炎之是苏州太仓人,是仇英的第十四世孙。
仇焱之在1949年赴港发展,在古玩市场上,遇到了一对鸡缸杯,最后以1000 刚币将其买回,有很多人都认为他买了假货,但他相信自己绝对是真品。后来他专门对照史料不断研究,并且还专门为鸡缸杯定做了个包装盒,并且在上面写上了他的名字。这对鸡缸杯被他珍藏了近半个世纪,后来就转给了伦敦收藏家 LeopoldDreyfus 夫人,还因此大赚了一笔,在当时港城收藏界引起极大的震动,被誉为收藏界“捡漏”的典范!
小鬼子着名收藏家,有着拿破仑之称的坂本五郎,于1980年11月在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以528万港元的价格,拍下了这只鸡缸杯;
随后在1999年4月,玫茵堂主在港苏富拍卖会上,以 2917万港元落槌,又一次拍下了这件鸡缸杯,成为当时我国古代瓷器在国际拍卖市场上的最高成交纪录,竞得者为玫茵堂主、瑞士银行家Zuellig 兄弟。
最后就是大家都知道的,2014年,刘一千以2.8亿的价格拍下,所以说,这一只是完全属于流传有序的一件鸡缸杯!
当时仇炎之不是捡漏了一对鸡缸杯么,另一件,于1981年5月在港城苏富比拍卖会上,被香港富商区百龄拍下,区百龄是港城着名教育出版商、官窑瓷器藏家;还有一杯,曾同属Dreyfus夫人,1957年一同收录于东方陶瓷学会展览,后来在1971年售于伦敦苏富比拍卖会,这就是流传有序的三件鸡缸杯,在苏富比拍卖记录上有明确记录的。
小主,
最后一件在佳士得拍卖行有相关记录,但仅仅只有一次拍卖记录,到现在都不知道在谁的手里,有人说过佳士得当年拍卖的那只,并不是一只完整的鸡缸杯,而是由残品修复的,应该不算在民藏里面。
无论怎么说,完整的鸡缸杯存世数量,不会超过二十件,这里指的是没经过修复、不包括残品重组的。
再来看看斗彩葡萄杯,明成化斗彩葡萄纹器物目前所见共有 4 种样式,一种是葡萄锦荔枝纹杯,存世仅 5 件,3 件藏于海对面博物馆,2 件藏于首都博物馆;一种是葡萄纹直口杯,5 只均见于故宫;一种是葡萄纹高足杯,两岸故宫、上海博物馆、国家博物馆、大维德基金会共约 10 件;还有一种是葡萄花果纹小碟,仅 1 件存于台北故宫。其中第一种样式是后世摹制最多的版本,清康熙、雍正、乾隆都有制作精良的慕古器物存世。
而斗彩三秋杯,全世界就一对,就是在1956年,孙瀛洲为了响应支援国家建设的号召,将近3000件古董全部无偿捐献给了国家。据说为了转移这些文物,故宫博物院前后动用了20多辆卡车!这其中就包括孙瀛洲当初不惜用40根金条买下的那对三秋杯,当年拍下后他一直珍藏在家中秘不示人,直到捐给故宫的前一天。
在田地头随随便便就捡到一件成化斗彩三秋杯、一件斗彩葡萄纹杯,这也太蹊跷了!
正说着话的功夫,小厨娘推门走了进来,进来跟几人打了一声招呼,跟陈阳说了一下小华奶奶的情况,现在老人家手术已经做完出院了,老人家精神状态挺好的,自己这不是没事,想着好久没去建筑公司了,就顺路过来看看,结果发现公司锁门了,就来铺子里看看。
听到小华奶奶没事,陈阳也算是放心了下来。小槐听到小华的名字之后,特意多看了两眼小厨娘。小厨娘看小槐看着自己,身体不由自主的向陈阳这边凑了几步,她没见过小槐,还以为小槐是来卖东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