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不能全都去,联和乡这边还一大摊子事情呢,派出的代表就是老赤日,吉列阿紫,周至,麦小苗,还有放假也没有回去,留守基地的农科院代表李璐和梁光平。
彝族的婚礼一般要三天,今天的主要任务就是送亲和接亲。
本来这是一个从女方家到男方家,再从男方家到女方家的过程,但是沙马日聪早早给自己买下了邛海边一处小院儿,翻修得跟个小别墅一样,那里自然就是目的地,就算男方家了。
而自己在学校内的宿舍,就算女方家。
因此周至他们半夜就得出发,才赶得上一大早的送亲仪式。
现在还没有各种规定,所以婚礼还是能够办得挺热闹,周至他们赶到一中教师宿舍没多久,沙马日聪的闺蜜就跑了进来:“准备好!抢亲的来了!”
这是早年间彝族的一种习俗,主要流行在滇西北和凉山部分地区,男方派出抢亲队伍一边给女方家送彩礼,一边用毡子强行把姑娘裹走。
这时女方家的人可以用假打的方式对付男方来抢婚的人,并把黑黑的锅灰打在抢婚者的脸上,或者端出水来泼洒表示抵抗。
当把姑娘抢回男方家时,抢婚的人们一个个锅灰满面,黑不溜秋的,常逗得宾客开怀大笑。
在滇南的话抢婚的习俗就更夸张,地点、时间都是事先约好了的,往往姑娘在田里劳动、在村边割草或背柴回家的路上就被抢走了。抢到的姑娘直接被领到男方家的堂屋。按当地彝族的风俗,女子到了男方家堂屋,就意识着正式缔结婚关系了,就不能再跑了。
不管用什么形式抢亲,把姑娘抢到新郎家后,都要按当地彝族的习俗,举行婚礼,并宴请宾客。对于抢婚。彝族人说,这是祖辈传下来的,男方去抢是对女方家的一种尊敬,表示姑娘不是嫁不掉才送去的。
周至认为这就是一种原始习惯流传演化而成的一种形式而已,之前男女双方都是约定好的,不是真正的暴力犯罪行为,所以也不能简单地就批判。
要不然的话换成人家的角度来看汉人的风俗,大过年的拿鞭炮焰火吓唬一头并不存在的年兽,是不是也可以批判说智商有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