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研究进展

脑变 曾经心动Zzz 1364 字 4个月前

每天泡在实验室的曾凡,对一天天过去的时间感觉变得有点迟钝。

他每天琢磨的都是不同基因的选择性表达,RNA的作用机制,二十几种氨基酸的排序,新发现的蛋白质功能等等问题。

随着研究的持续深入,他可以参考借鉴的文献论文也越来越少,帕米拉教授能给他的指导也有限了,实验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只能自己推敲琢磨,找出合理的解释,再通过重复实验去证实。

不过收集的数据逐渐充实,也让他写的初始版本基因功能模拟程序慢慢成形,尽管还只是模拟细胞内单个基因的分裂复制和转录生成多肽链,再到蛋白质,程序能运行起来,就已经是巨大的进展了。

为了尽可能真实的模拟细胞内的各项化学反应,曾凡设计的程序算法格外复杂,仅仅是这一个细胞内的反应,就占用了实验室的一台小型服务器全部算力,运行了将近一个小时,比真实的实验中细胞实际反应时间还长。

万事开头难,能模拟第一个,稍微修改参数就能模拟出第二个,很多基因的差异性很小,一组编码近似,互有关联的基因都模拟出来,这个程序就可以发挥真正的作用了。

可以节省大量的细胞实验时间,让研究人员只关注最关键的实验,提升基因功能研究的效率。

未来收集的数据越多,这个程序推演的会越准确,功能越强大,当突破一定的临界值,不需要后续的实验,就可以自动补全缺失的数据,完整模拟整个人类基因组的演化过程。

只是这其中需要的算力也是指数级提升,一个基因在一个细胞内最初级演化过程就需要一台小型服务器模拟,人体的细胞数量是万亿级,以目前的计算机水平可是还远远不够。

当然,随着掌握的数据量增加,会摸索到越来越多的规律,很多不必要的算法还能持续优化,未来真实算力肯定不会那么恐怖。

但是再如何优化,用普通的计算机模拟整个人类基因组演化,都不太现实,不过那不知道是多少年后的事情了。

实验室里,十几个研究员,还有帕米拉在内的几个教授,一起观看了曾凡演示的程序模拟细胞内画面。

整个基因解螺旋复制的模拟过程,比显微镜下看到的画面更清晰,看上去更真实可信,曾凡解释道:“这些画面只是为了看着更直观,真正耗费算力的是后台的数据运算,我已经模拟了几个序列相近的基因变化,进行了一些优化,现在演示的就是一个预测的演化过程,后续我们根据得出的数据,再进行实验验证,看看准确率如何!”

“也就是说,现在这个程序输入一个已知的基因序列,就能模拟在细胞内的翻译和表达全过程?”帕米拉教授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