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6章 重核聚变

脑变 曾经心动Zzz 1455 字 16天前

小主,

验证过思路可行性后,设计出可以批量复制生产的机器人,对他来说并没有太大难度。

相比于制造大型设备,曾凡继续走设备微型化路线,将重核聚变功能集成到更小尺度的机器人身上,结构相对简单,同样可以按照他的预设数量进行自我复制,吸收空间周围地热能的同时,合成他指定的重元素。

微米尺度的机器人肉眼都看不见,达到一定数量后,可以发挥的作用远超过大型的机械,更主要的是微型机器人像人体细胞一样,每个都是独立单位,可以独立完成任务,也可以互相联网配合行动。

当然,为了安全可控,曾凡并没有给这种重核聚变机器人太多智能,并且设定了多重限制,跟其他的机器人不同,他们是纯粹消耗能量,万一失控的不断扩张,有可能把整个地球搞熄火,那他就成了千古罪人了。

重核元素密度更大,占用的空间当然小得多,吸收地热能量的同时,还可以开拓地下空间,对曾凡来说是一举多得。

有源源不断的地热能,还有充足的材料,完成第一批机器人,曾凡设定好程序就不需要花费太多心思了,只需要为它们设定任务目标,定时检查成绩就行了。

曾凡设计的重核聚变机器人借鉴了能量球的储能原理,集能结构同样以碳纳米管为主要材料,可以自动将地热能吸收入内部,不断压缩汇聚,最终达到符合聚变的条件,将岩石中的原子团结构彻底压碎,重新融合为他设定的重核元素。

宇宙中的恒星核聚变往往到铁元素就会终止,因为那种大质量的重核聚变需要更加庞大的能量,能量大量被吸收消耗,自然难以持续进行,但是曾凡设计的微型结构以少量原子为材料,达成聚变的条件相对就比较容易。

每次只合成少量重核元素,对能量的需求相对较低,并且可以稳定获取地热能量,这种聚变就可以稳定的持续运行。

稍微比较麻烦的是重核聚变会有一些漏网的中子,质子,几个质子中子聚集的轻核到处乱飞,有时候还会产生极高能电磁波伽马射线,电子束贝塔射线,为了防止这些高能粒子到处乱跑,曾凡不得不增加冗余设计,好在这些粒子都难以摆脱磁场影响,解决起来并不太麻烦。

至于观测不到的那些穿透力极强的中微子,他也没什么好办法,反正没什么太大影响,只能当做不存在。

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质变,机器人制造机器人也是如此。

前几天还不明显,第五天的时候,这些机器人开拓的空间也不过只有篮球大小,却合成了网球大小的一个铂金属球。

先合成铂而不是金,主要是这种元素化学性质更稳定,适合做很多化学反应的催化剂,现实中采购成本很高,现在可以自己合成,当然要优先考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