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很懂循环利用啊,一点不浪费!”张秋鹏笑道。
他们边吃边往前走,很快走到了这个房间的尽头,从门口出去,对面就是另一个作物房间,里面是一个个门板大小的扁平水晶箱,只有十几厘米厚度,上面有一个个小孔,孔里面长出来是一株株刚刚吐穗的绿色麦苗,植株都比较小,不需要香蕉树那么大的水晶瓶。
“小麦的产量怎么样?”张镇海又问道。
“那要看怎么计算了,这里面不会有病虫害,不会有旱涝天气,温度、湿度、光照、空气、营养物质都可以达到最佳条件,这个房间两百平米,高度十米,培养皿可以堆叠十层,拓展为两千平米,三亩地左右,两个月成熟,一次收割理论产量可以超过五吨,一年可以种植六茬,收获三十吨,现在只是实验种植,就种了一层!”
他们几个都是城里人,可是张镇海两口子都下过乡,实打实种过几年麦子,对小麦的实际产量心里有数,听了曾凡的话都感觉不可思议,转念一想,他说的好像也没毛病。
“一年三十吨小麦,就算出二十吨面粉,那也够我们家吃十年了!”张秋鹏算了算说道。
“那样算下来一天要吃十斤面,我看够呛吃得完,每人每天一斤面都吃不了!”陆婷婷心算水平比他快,马上反驳道。
“小麦可以长期储存,不占多少地方,食品花样比较多,感觉比那种香蕉更靠谱,就是这里收割比较麻烦吧?”张镇海看着房间里,一块块的绿色小麦苗问道。
“原先我打算设计一种自动收割脱粒机器,种在这种五平米大的水晶板上就是出于这种考虑,现在可以用空间合金将麦粒直接传送入仓,甚至能直接提取其中的面粉集中储存,还有一种更高效率的办法,那就是采用纳米机器人直接合成面粉,品质更有保证,相比合成黄金的难度,合成面粉更加容易!”曾凡的话让几个人更无语。
“粮食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如果你有办法长期储存的话,哪怕机器人合成,也可以多准备一些!不过呢,地下城一切都免费提供,也未必是好事,人们吃饱喝足了没事做就要生事,这和道德品质没关系,总得要找点有意义的事情做才行!”张镇海已经思考曾凡计划的可行性了。
从已经展示的这些东西来说,技术上确实没有太大问题了,不过涉及到人的时候,很多事情不是光凭技术就能解决,这是他几十年的亲身体验。
共产主义曾经是他们年轻时代的真实理想,那个时代主要受限于技术和生产力的落后,其次才是人的认知水平不够,现在当技术不再是问题了,人的因素就成了最大的制约条件,也是最不好解决的问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