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1章 吞噬星空

脑变 曾经心动Zzz 1450 字 16天前

在曾凡刻意加速的情况下,葫芦外面一秒钟,里面的行星可以完成两次多公转,通过内外原子振动频率对比,可以计算出时间差一亿倍左右。

地球上一年的时间,葫芦里相当于过去七八千万年,用来完成他的改造,只要几个月就可以见到效果。

尽管如此,曾凡仍然觉得四号行星的演化速度很慢,他将星系外围的一颗蕴含大量水冰的矮行星传送过去,以椭圆形轨道绕着行星进行公转,每一次轨道靠近都会有大量水分融化成气态,被行星引力夺取。

地表的温度进一步降低,大气层中的水蒸气含量也越来越高,电闪雷鸣,倾盆大雨开始出现。

大量的雨水没有落到地面,就被上千度的温度重新蒸发,又回到了大气中,然后随气流重新升到高空,凝结成小雨滴,过不了多久再次降落,重复上一次的过程。

一次次的循环过程中,地表温度进一步降低,雨水和云层的高度也越来越接近地面。

曾凡也开始在四号行星制造重核聚变和轻核裂变机器人,利用行星的能量生成各种有机物,进一步制造水分子,大量的出现在大气层,改造大气成分的同时进一步降低星球温度。

按照这个趋势,只需要几天的时间,他就可以将温度降低到一百摄氏度以下,尝试用有机物质合成单细胞生物。

本来准备实验星际传送,花费大量时间只探索了一个星系,曾凡觉得自己有点不务正业,规划完四号行星改造后,他又以金葫芦为替身间接探索了其他星系。

大片以氢氦元素为主的星际物质在引力作用下聚集为星云,引力场作用下星云自动旋转,星云质量不断向中心汇聚,中心压力和温度达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持续的聚变,诞生出一颗新的恒星。

恒星的质量有大有小,通常质量越大的恒星聚变反应越快,氢聚变为氦,三个氦原子聚变为碳,四个氦原子聚变为氧,因为聚变过程极不稳定,聚变过程中不断有新原子产生,也会有不稳定的原子发生衰变,产生新的元素,整体的过程是聚变产生的原子质量越来越重,这个时候的聚变都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当聚变进行到铁元素后,聚变不再释放能量,反而还会吸收大量能量,总体能量入不敷出,恒星内部的聚变就会迅速停止,恒星的寿命也就走到了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