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哥,我和郑菲想,你们不是在搞外卖网,招外卖员吗?能不能给我们一些名额,我让孩子的父母走出山里。”
"这个没问题,只要他们愿意出来,我安排人给他们培训。"
苏易听到唐小凯的话,想都没想就答应下来。
如果站在买卖的角度,招聘山区的人做外卖员,实际并不合适。
不管的业务的熟悉度,还是对城市路况的认知,甚至认字可能都不多,连电动自行车也不会骑。
这样人员招进来,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去培训人员的能力和素质,这对企业本身就是一种负担。
唐小凯和郑菲为难估计也是这样,同样的薪资,明明可以请条件更好的人。
“郑菲,这样吧,我回头会在华食集团和外卖网两个公司出个政策,服务员和外卖员的招聘名额,都适当优先给贫困山区的人员。”
“只要人员不扎堆在一个门店或网点,门店对人员的培训成本也不会太高。”
“多位老员工带一名新员工,会很快熟悉起来的,而且华食集团门店还有很多卫生和保洁的岗位都可以。”
“郑菲,你春节后直接找一下宋蕊,我会安排给她。”
郑菲这半年都在跑光华集团爱心扶助工程,虽然这个工程的组织是一个相对独立存在的,但是因为需要协调资源,经常会找光华集团,郑菲对光华集团的高层,特别是宋蕊和张彩也不陌生。
在唐小凯家,和郑菲,唐小凯聊完了一会,苏易和李亚菲拒绝了唐小凯母亲的晚餐。
唐小凯的父亲唐庆,今天没在家,据说去其他市谈买卖去了。
刚才和唐小凯聊,才知道唐家现在在好几个市都有不少门店,专门做大屏手机的批发。
面向的对象,都是地市下面的县和乡镇的门店,听唐小凯的口吻应该是赚的不少。
“苏易,我看郑菲变化好大,我都认不出来了。”两人离开唐家,李亚菲挽着苏易的手说道。
“是很大,但这个改变是好事,她找到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苏易佩服这类人的追求,但换位思考,他做不到这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