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沈逾白相比,苏锦就太高兴了。
沈逾白每日看的文卷都会拍照给她,她再打印出来研究。
也可说两人是一同在学大越的兵事。
“你们大越实行的卫所制,在各地设立卫所驻军,有事从征调发,无事交还卫所轮流戍守与屯田,优点是能保证军源,军队靠军田可自给自足,不需耗费国家财政。若和平久了,军队多半时间都在种地,久而久之更像农民而不是作战的军人,战斗力只会越来越低下。”
苏锦边翻着资料边道。
沈逾白极认真听完,犹觉不够,拿着纸笔详细记载。
待放下笔,沈逾白便很是钦佩道:“阿锦乃是军事奇才!”
他已看了十来日的文卷,还未掌握透彻,阿锦已能一眼看透本质,实在让他钦佩至极。
苏锦乐了:“大越的军事部署跟明朝特别像,史料上写得清清楚楚,我有参考,研究起来肯定比你更快。”
沈逾白还是感慨:“阿锦果真满腹才学,轻易便可引经据典,若考科举,必为女状元。”
他手边全是记载文卷,十天他依旧未摸透,可见阿锦与军事一途实在比他有天分。
苏锦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
作为一个历史从业者,她要是连史料都看不明白,那真是个混子了。
看沈逾白这架势,如果她继续谦虚,他只会夸得更凶。
苏锦把明朝相关的资料传送给沈逾白,他边看,她边给他讲解。
“明朝卫所军官侵占军田,当军事地主,把士兵当成佃农,这样的部队战斗力拉胯。真到打仗的时候,兵部就会临时找将领领兵,兵不认识将,将没军威,怎么领兵打仗呢?”
沈逾白眉头蹙起。
他虽也能从文卷中看出端倪,却不知问题竟如此严重。
“依阿锦所言,该如何改革?”
苏锦自己当然解决不了这种问题,但她有题库有答案啊,照抄就行了。
“明朝还有营哨制,既从中央财政拨款招募士兵,专门用来训练打仗,募兵不世袭,属民籍服役满退伍,用高晌银,可招募年轻力壮的男子入伍,再配上精良军备,加强训练,战斗力远比卫所兵高。”
苏锦道:“明朝有位名将叫戚继光,他的戚家军战斗力非常强,战损比达到惊人的一比一百。”
沈逾白虽不是武将,这十来天也看了无数文卷,自是知道这战损比如何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