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拜水都江堰

问道青城山,拜水都江堰,两座灵源之地,使得整都江堰市灵气充沛。

东流不尽秦时水,润泽天府两千年。都江堰水利工程,穿越千年,至今仍发挥着实际的功用。

都江堰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古蜀多水患,成都平原尤甚。成都平原多雨,长江上游的一大支流岷江由北向南流过成都平原西侧,岷江水道相对成都平原大部海拔更高,是一条“悬江”。

因此,岷江水患长期祸及百姓,侵扰民生,成为蜀地人民生存发展的一大障碍。“江水初荡潏,蜀人几为鱼”,成为当时成都平原饱受洪水肆虐的真实写照。

古蜀国先民曾为打通玉垒山、引水到成都做出诸多尝试。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基本条件具备。其修建直接原因在军事,根本原因是打通成都与岷江的水上联系,实现涝时防洪、旱时引水、兼顾航运。岷江在流经都江堰市时的特殊水文特性决定了引水口的选址。

公元前256年,李冰担任蜀郡太守,率领部属实地考察后,确定在灌县玉垒山处修建引水口。他修建了鱼嘴、宝瓶口和飞沙堰,还开二渠沟通成都平原上零星分布的农田灌溉渠,初步形成都江堰水利工程规模巨大的渠道网。其中,鱼嘴将岷江一分为二,内江用于灌溉,外江用于泄洪;宝瓶口控制进入成都平原的水量;飞沙堰则起到泄洪排沙的作用。

都江堰水利工程巧妙地设置了四六分水的比例,利用地形和水位差,枯水季大约六成江水流入较深的内江,而汛期六成江水从水面宽阔的外江流走,这样既可以分洪减灾,又可以引水灌田、变害为利。刊刻在二王庙的“乘势利导、因时制宜”八字治水格言,道出了都江堰的治水之“道”。

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腹心地带水害逐步得到控制,暴虐的岷江走向驯服,润泽西蜀大地2000多年,孕育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的天府之国。都江堰水利工程无论从地理角度还是历史角度,都堪称滋润“天府之国”2000多年的源头。

都江堰建成以后,从根本上改变了蜀地的面貌,把原来水旱灾害严重的地区,变成“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农业经济发展迅速。在历史学家眼中,正是因为都江堰催生的天府之国,支持秦国开创统一大业。

夏先衍从秦堰楼进入的都江堰景区,一幅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宏伟全景图瞬间跃入眼帘。他站在秦堰楼上极目远眺,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全貌尽收眼底。江水如一条蜿蜒的巨龙,在这片土地上奔腾不息。远处山峦起伏,与都江堰的江水、建筑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与力量的山水画卷。二王庙依山势而建,红墙黛瓦在绿树的环抱中显得庄重而神秘,仿佛在静静地诉说着李冰父子治水的丰功伟绩。

沿着蜿蜒的山路下行,便来到二王庙。庙宇的建筑古色古香,雕梁画栋、飞檐斗拱无不展现出古代建筑艺术的魅力。每一块砖石、每一幅壁画似乎都承载着岁月的记忆,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深沉。

庙宇内香烟袅袅,供奉着李冰父子的神像庄严肃穆。夏先衍来到神像前拱手施礼,“多有得罪”,然后神识探查神像的情况,正如他所预料的那样,李冰父子的神像已经诞生出了灵性。

小主,

夏先衍神识也不曾发现,有无数一缕缕微弱的信仰之力正源源不断地从成都平原汇聚而来,最终落在神像之上。这些信仰之力如同一条条细小的河流,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滋养着神像的灵性。

不同于香火之中夹杂着有所求,这纯净的信仰之力是人们单纯的感谢李冰父子为成都平原做出的伟大贡献。

都江堰所孕育出的灵源也在源源不断地滋养着神像,与信仰之力一起使神像中的灵性不断成长。

探查完后夏先衍再次向神像行礼,随后,他转身离开庙宇,带着众人踏上了安澜索桥。

脚下的索桥晃晃悠悠,桥下江水汹涌澎湃,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声。桥身两侧的绳索在风中微微摇晃,人走在桥上,仿佛置身于波涛之上,惊险刺激。江风呼啸而过,带来丝丝凉意,远处的山峦和江水在视野中不断变幻,形成一种独特的动态美感。

走过安澜索桥,就到了鱼嘴。鱼嘴分水堤将岷江一分为二,外江和内江在这里清晰地划分开来。站在鱼嘴之上,看江水奔腾而来,又在此处分流,像是被一双无形的大手巧妙地指挥着。一边江水滔滔,汹涌地奔向远方,承担着排洪的重任;另一边江水缓缓,滋润着广袤的成都平原。

继续前行,来到飞沙堰。飞沙堰看似是一道普通的堰坝,实则蕴含着精妙的水利原理。当江水携带着泥沙奔腾而过时,飞沙堰能够巧妙地利用水流的离心力和弯道环流原理,将多余的沙石排向外江,保证内江的相对清澈。在这里,能看到江水打着漩涡,沙石在水中翻滚,而后被有效地分离。

再往前走便是宝瓶口。宝瓶口犹如一个被精心雕琢的瓶口,狭窄而坚固。内江的江水从这里汹涌而过,狭窄的通道约束着水流,使得江水变得更加湍急。湍急的水流在宝瓶口处形成白色的浪花,不断地冲击着两侧的石壁,发出清脆的声响,像是在奏响一曲古老的乐章。

最后夏先衍一行人到达南门离堆公园。公园内绿树成荫,花草繁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古老的树木参天而立,它们见证了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兴衰变迁。

一路走来夏先衍感受到了历朝历代的人文气息。这里有古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诗词碑刻,有历史名人的雕像,更重要的是这里保留着历代朝廷修缮都江堰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