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花的习俗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

在汉代,女性已经开始佩戴簪花于发髻;到了唐朝,簪花成为了一种潮流。

在残唐五代的惨烈厮杀之后,中原大地笼罩在一片无尽的黑暗之中,东奔西跑才能生存下来成了民众的日常,舞枪弄棒也取代舞文弄墨成为时代主流。

直到宋朝统一各国,重建秩序,重塑人伦、道德之后,文化氛围逐渐回温,人们对艺术的追求也变得越发开放。簪花之美也趁势重新走进了大众的视野。

宋初时期,女子们普遍热衷于簪花,而男子则只有中产及以上阶层才会这样做。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中后期,簪花之风如狂潮般席卷全国。从皇帝和贵族,一直延伸到底层的狱卒甚至罪犯,佩戴簪花的人随处可见。就像《水浒传》里的柴大官人、周通、阮氏三兄弟以及浪子燕青等人物,他们的登场都伴随着簪花的点缀。

簪花不仅是一种简单的装饰物,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在特定的场合,它可以作为身份的象征或礼仪的一部分出现。比如在洞房花烛之日以及金榜题名之时。

赵景小心地将菊花别在探花陈希瑞的幞头上,轻声教言:“这朵望菊赠予你,愿你如它一般,在平凡的日子里静心度日、沉稳行事,切不可偏离正道。”

陈希瑞只觉得此时此刻,自己的人生已然到达巅峰,不禁激动得捶胸顿足,感慨万千道:“承蒙殿下厚爱,此恩此德,学生没齿难忘,必当铭记于心!”

接着,赵景又将鸢尾花精心地别在榜眼马兴的幞头上,语重心长地嘱咐他:“你身为异国他乡的学子,竟敢在我朝威严之下,为本国百姓仗义执言,想必内心定是经历了诸多挣扎与顾虑吧?

最终你能够鼓足勇气挺身而出,单凭这一点,便足以证明你拥有与学识相匹配的胆魄。

今日本王特赐你一朵鸢尾花,希望你踏入官场后,依旧能保持今日之果敢。”

“学生叩谢晋王殿下!”马兴再度跪地参拜,与方才的小心试探截然不同,此刻的他,心中唯有满满的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