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相比较以前单纯的用指纹来判断身份的信息之外,现在因为人像采集系统的广泛应用使得在对比犯罪嫌疑人身份的时候,更多的采用了人像对比的方式。
现在公安系统指纹库里面的指纹信息实际上已经越来越丰富,但是采集指纹的过程当中和犯罪现场的指纹进行比对这个过程还是有一定的误差在的。
指纹比对系统现在还没有办法进行自动比对所谓的这个自动比对是指100%正确率的自动比对一般情况下在指纹系统里面进行比对的时候还要经过指纹岗刑警的人为调整。
一般来说在犯罪现场提取到的指纹,因为其形状压迫力等等原因都会产生一些变形,所以刑警这边需要对指纹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找到相关指纹里面的特征点,然后在系统里面进行比对,而这个特征点的比对会造成指纹系统里面提供的指纹信息比较多,相似的指纹都会被提供出来。
所以这个比对还是比较耗费时间的,而相比较来说,人脸比对就相对要轻松很多。
倒不是说人脸比对要比指纹比对简单相反人脸。比对特征点相比较指纹来说还要更加复杂一些。
而之所以最近这两年来通过人脸比对确定犯罪嫌疑人身份的主要原因是通过监控录像拍摄到的犯罪嫌疑人脸部画面。一般情况来说,除了清晰度的原因之外,脸部特征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这才是主要原因。
因为在监控摄像头里面拍摄到的犯罪嫌疑人的脸部特征不会出现太明显的变化,所以在系统里面就可以由电脑进行自动匹配。
这才是人脸匹配成功率比较高的原因,因为匹配的速度快全部都是由脑自动匹配完成的。
张莹莹的身份确定之后,相关的各级派出所立即对辖区内的所有人员都进行排查匹配。
实际上在基层派出所里面接到的各类排查信息是比较多的,有的时候一天甚至能接收到上级多份下发下来的排查通知。
但是这些排查信息实际上也是有优先级的,命案的优先级显然是最高的,更何况这一起命案又是刚刚发生的,有关张莹莹的排查比对很快就和孙立国那边一样,下发到了很多居民手里。
派出所排查,比对人员信息的时候,一方面是和所在地的居委会进行联系,另一方面就是对当地流动人口的掌控,而这一方面主要是掌握所有出租房屋的一些信息。
最近这两年来有关流动人口的掌控力度还是比较大的,所有的出租房屋的人员信息都要在派出所或者是警务站或者是社区进行报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