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谁要是能凭借精彩的表演,把台下的观众逗得开怀大笑,让全场气氛达到高潮,谁就能获得陛下丰厚的赏赐。
这一消息传出,整个长安城都沸腾了起来。街头巷尾,处处都能看到百姓们为了准备节目而刻苦练习的身影,有练习舞蹈的,那轻盈的身姿在阳光下翩翩起舞。
有排练小品的,幽默诙谐的对白引得路人阵阵欢笑。
还有放声高歌的,唱戏的,杂耍的,应有尽有。
咸阳疗养院内,褚遂良正坐在庭院的石凳上,眯着眼睛,静静地看着在院子里舞剑的李君羡。
他已年逾古稀,来到这里安享晚年本是顺理成章之事。
作为一代书法大家,他的书法作品笔锋刚劲有力,又不失灵动飘逸,备受世人推崇。
以往朝廷的许多重要回折、诏书,皆是出自他的手笔,每日在繁忙的公务与笔墨纸砚间周旋,日子过得充实而忙碌。
可如今,闲下来之后,那种空虚感便如潮水般涌上心头,让他无所适从。
人一旦忙习惯了,突然无事可做,就会不自觉地想要找点事情来填补内心的空白。
而此刻,李君羡的一举一动,都成了他关注的焦点。
当年,一则神秘的谶语在民间悄然流传:“唐三世之后,女主武王代行天下。”
这则谶语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所有人都认为,这“女主”必定是个女子,可褚遂良却有着不同的见解。
李君羡小名叫“五娘子”,听起来颇为女性化。
官职是左武卫将军,封号为武连县公,又曾长期驻守玄武门,这些与“武”字相关的元素实在太多,不由得让褚遂良心生猜忌。
再加上李君羡在战场上英勇善战,立下赫赫战功,平日里为人又颇为自负,行事风格独树一帜,这更加深了褚遂良内心的不安。
在他心中,大唐容不得半点威胁,哪怕只是一丝可能的隐患,都必须尽早铲除。
想到这里,褚遂良再也坐不住了。他立刻起身,匆匆回到自己的房间,铺开纸张,研墨蘸墨,奋笔疾书。
一份弹劾李君羡的奏章在他的笔下逐渐成型,他在奏章中言辞恳切,详细列举了李君羡的种种可疑之处,笃定地猜测李君羡心怀不轨,意图谋反,恳请陛下立刻展开彻查,以保大唐江山社稷的安稳。
而在尉迟府外,程咬金静静地站在那里,目光久久地凝视着门上那醒目的“尉迟”二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