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人才济济

崇祯身后,王婉儿看着他跟李贞丽谈笑风生的模样,心中莫名地涌起一股醋意,就觉得像自己心爱的玩具被别人抢走了一般,小嘴一撇,小声嘀咕道:“哼,好色之徒!”

此时房间中已然聚集了十数人,侯方域赶紧一一为崇祯介绍。

陈贞慧、方以智、冒襄,这三位与侯方域并称四公子,这是崇祯早已知晓的。随着侯方域的介绍,崇祯亦一一上前与他们寒暄,交谈间,崇祯言辞得体,尽显亲和。而接下来的这人,却又让崇祯心中暗自欣喜不已。

“这位是黄宗羲,之前因《留都防乱公揭》署名之事,遭阮大铖恶意打击报复,不幸被捕入狱。幸得陛下登基之后,阮大铖被绳之以法,黄兄这才得以被释放出来......”侯方域缓缓说道。

“如此大才竟被小人构陷,太冲吃苦啦!”崇祯微微叹了口气,语带惋惜地说道。

黄宗羲,这位在后世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人物,崇祯自是深知其重要地位与卓越贡献。

作为后世备受推崇的大儒,黄宗羲多才博学,于经史百家及天文、算术、乐律以及释、道等诸多领域无不深入研究。尤其在史学上成就斐然,而在哲学和政治思想方面,更是独树一帜,乃是一位从“民本”的立场来猛烈抨击君主专制制度者,堪称是中国思想启蒙的先驱人物。

黄宗羲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极为激烈的批判,他认为“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大胆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以此来限制君权,切实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他还率先提出君臣平等的先进思想,认为君与臣在本质上是平等的,并极力主张限制君权,甚至提出设立学校作为决策是非的最高机构,其权威凌驾于君主之上。黄宗羲更是毫不留情地揭露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天下之害尽归于人”的丑恶本质,最终得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惊世结论。此外,黄宗羲坚决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认为工商业亦关乎国计民生,开创性地提出“工商皆本”的观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的这些思想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可以说是太过超前,然而对于从后世穿越而来的崇祯而言,这些思想并不算什么新奇之物。

当然,此时的黄宗羲尚未形成完整而成熟的思想体系,不过崇祯已然准备要对他加以悉心引导,因为黄宗羲的有些思想,正是他想要在当下推行实施的,比如“工商皆本”的观点,这便是崇祯目前计划推行的重要政策之一。

我们后世之人皆明白:“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缺乏农业,社会根基便会动摇,难以稳定;没有工业,国家难以富足强盛;缺少商业,人民的经济生活便会如一潭死水,毫无活力。

但纵观中华历史,历代统治者往往更为注重社会的稳定,故而历朝历代以来工商一直未被朝廷所重视。也正因如此,本应成为国家重要税收来源的工商业,大多被勋贵官绅所把持,为他们创造了巨额的财富,而国家却未能从中受益。

若想改变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在当下,报纸宣传无疑是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便能逐渐改变人们的思想......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而金陵晚报如今给崇祯带来的第一个惊喜,便是大量人才的聚集。

与黄宗羲寒暄完毕,接下来便轮到了崇祯梦寐以求的张煌言。

张煌言是个身形高挑挺拔的年轻人,身姿矫健,站在那里仿若一柄刚刚出鞘的宝剑,自然而然地散发着锐不可当的英气。他面如冠玉,面庞白皙而温润,双眸明亮如璀璨星辰,眉如墨笔精心勾勒,斜飞入鬓,英气逼人。一头乌发整齐地束于黑色方巾之下,仅在额前留下几缕发丝,随性地散落着,随风轻轻飘动,为他增添了几分洒脱不羁的独特韵味。举手投足间,尽显一种年少却沉稳、文雅又不失英武的独特气质,令人见之难忘,心生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