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女同志们双眼放光地盯着自动伞。
这年月,国内的工业继承了老毛子粗狂的基因,产品质量一流,却看上去又粗又糙。
像这把自动雨伞这么精致的东西可不多见。
“赵主任,什么价格啊?”
“是啊,这雨伞再贵,总得有个价格吧?”
“冯楠,你家赵刚怎么磨磨唧唧的,没有男人的样子。”
“这种伞得十块钱一把。”赵刚说出这个数字的时候,有一点罪恶的感觉。
十块钱顶得上工人半个月的工资了,谁会舍得买把伞?
当初李爱国把伞送给他的时候,知道了雨伞价格,赵刚坚持还回去。
李爱国告诉他,这把雨伞的成本只有三四块钱,是送给他的,赵刚这才勉强接下来。
“十块钱”
刘主任看看那把伞,沉吟了片刻,说道:“价格确实有点贵既然在市面上暂时买不到,老赵,你能不能帮我买一把。”
“啊?”赵刚有些懵逼了。
十块钱一把伞也有人买?
“刘主任,你放心,我们家老赵跟制伞的那人关系很好,明天晚上就给你送家去。”
冯楠看到赵刚没有反应过来,连忙替他答应了下来。
赵刚在总政大院里独来独往习惯了,正好借着这个机会拉拉关系。
赵刚这才反应过来,也一口答应下来。
那帮子女同志听说雨伞的价格是十块钱,纷纷表示请赵刚帮忙买雨伞。
赵刚感到有些好奇,问道:“小刘,这雨伞可得十块钱一把,你不嫌贵吗?”
“是很贵啊,但是我每个月有六七十块钱工资,这十块钱也花得起。
更重要的是,这雨伞可以放进帆布包中,要是突然遇到了下雨也不害怕了。”
赵刚无法理解这些人的想法,苦笑着摇摇头,接过钱将他们的名字登记在本子上。
仅仅是片刻功夫,就有十二个人要购买雨伞,大部分都是类似总政这些单位的领导。
赵刚回到家,喝了口热茶,翻阅订货名单。
他看看正在喂孩子吃饭的冯楠,突然说道:“冯楠,一把雨伞十块钱,那些人眼睛都不眨一下。有些人却连棒子面粥都喝不起,这是怎么了?”
冯楠看赵刚老毛病又犯了,放下碗筷帮赵水擦了擦嘴角,喊赵高把妹妹抱过去玩。
她侧着身子坐到赵刚对面:“老赵,你忘记爱国兄弟的话了吗?你应该把目光着落在大局上,不应只看到局部。”
赵刚闻言苦笑着点点头:“媳妇儿,我发现你把爱国的话记得特别清楚。”
就你三天两头想不通的样子,总得拿这话规劝你,能忘记吗?
冯楠见赵刚情绪好多了,转而说道:“你收了人家那么多订单,明天是不是要把钱交给爱国,把雨伞带回来。”
提起这事儿,赵刚就觉得不对劲。
他好歹也是总政的领导,现在怎么好像变成了售货员呢?
“媳妇儿,你觉得爱国送咱们雨伞,会不会就是想着让咱们帮他卖伞?”
“不能够吧,十块钱一把的雨伞,爱国估计压根就没想卖掉。”冯楠道。
“这小子比你想象得要精明许多,我现在就去问问他到底怎么回事儿?”
赵刚自认为是个聪明人,这辈子只在不讲理的李云龙那里吃过瘪,现在竟然被一个小火车司机给利用了,这还了得。
“就算爱国打了歪主意,你也别跟人家急眼啊。”冯楠不放心。
“你放心吧,我这辈子干过不少事儿,扛过枪,打过炮,还没当过售货员呢。”
赵刚哈哈一笑,将写有订单的本子装进文件袋子里,喊来勤务员。
“走,咱们去南铜锣巷。”
结束了一天的行车,李爱国下了班回家,刚走到门口就看到赵刚的吉普车等在了那里。
“赵叔叔,你怎么亲自来了?”
“当然是给你送钱来了。”
赵刚从兜里取出一摞子钞票递过去,“你的那把雨伞被我的那些朋友盯上了,一共有十二个人购买雨伞,这里是一百二十块钱,你数一数。”
李爱国也没跟赵刚客气,当着他的面点了一遍钱,随意的揣进兜里面。
转过身从自行车的后面取出十二把雨伞交给了赵刚。
“好小子,你是不是早有准备啊?”
赵刚看到李爱国竟然在自行车后的袋子里放了那么多雨伞,有些惊讶的说道。
李爱国道:“叔,你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我仓库里可是有两千多把雨伞呢。”
提起雨伞的事儿,金牌售货员赵刚产生了兴趣,问道:“爱国,你这雨伞的成本估计也就三四块钱,为什么要卖这么贵?”
“叔,你觉得这雨伞一般人买得起吗?”李爱国没有回答他,而是反问了一句。
赵刚摇了摇头:“十块钱等于半个月的工资了,京城里的工人肯定舍不得,也只有那些领导感兴趣。”
李爱国又问道:“乡下的供销社里有蓑衣和斗笠,一套只要三毛钱,你觉得你那些同事会买吗?”
小主,
赵刚摇了摇头:“那玩意确实便宜,但是好像不适合他们这种人。”
李爱国道:“你看,他们买东西并不在于这个东西是否足够便宜,而是在于这种东西是否和身份相符。”
赵刚微微皱眉头:“这不是跟身份挂钩了吗?”
李爱国知道赵刚这人老毛病又犯了,哈哈一笑,拍拍他的肩膀。
“叔,你现在身上穿的是中山装,为什么不穿粗布大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