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职工入厂,声势浩大

重生:我的80年代 刀9 1355 字 1个月前

第529章 职工入厂,声势浩大

暑气一天天消减,昼夜温差愈发明显,昨夜李建昆在厂区散步时,看见几片枯叶随风打着璇儿,感受到了一丝秋意。

9月1日。

华电的职工入厂日,如期而至。

凌晨四点,天刚蒙蒙亮时,管理人员们纷纷从床上爬起,按照昨晚的动员会安排,兵分数路:

有的赶去运输公司,与租赁好的解放卡车碰头。

有的蹬着自行车,带上几包边防证,直冲二线关的入口。

有的在厂门口搭起梯子,拉欢迎横幅。

有的留守厂区,协调后勤事宜。

大伙分工明确,各自忙碌着负责事宜,一切有条不紊地运行着。

黎明破晓,当第一缕晨辉洒落在华电厂区里时,厂院门口已是人头躜动,热闹非凡。

招聘的特区本地人,拎着大包小包,从门前的主干路两侧,如蚂蚁搬家样向过汇聚,在黄土大路上,拉出两条长蛇般的队伍。

随着时间推移,队伍越来越长,人流也越发密集。

乍一看,像极了某所高校开学的情景。

“叮铃铃~”

两辆小自行车,一前一后,如同过往许多时日一样,碾着朝阳的剪影,去往道路另一头的水产品市场。

内地生活资源不富裕,肉食品紧张,在特区这地方,吃海鲜是最好的选择。

好吃还不贵。

黄茵竹和栾惠玉但凡出来买菜,总不会错过。还得赶早才能买到最新鲜的海鲜。

“我滴个乖乖!他们厂到底招多少人啊?”栾惠玉放缓车速,注定也骑不快,向身后搭话。

黄茵竹其实并不清楚,没问过李建昆,笑嘻嘻说:“怎么的…不得上千打底?”

“他们老板还挺有钱的。”栾惠玉感慨。

自家开厂,她很清楚,虽说内地工资与港城相比,非常便宜,但人数多了后,养起来仍然是一笔不菲开销。

像她家的制衣厂,有五百来号工人,每月单是薪水支出就是好几万人民币,折合港币十几万。

诚然,这些工人也在为工厂创造利益,但做生意的人都懂,生意场上拖拖欠欠的,货款很难及时到账。

她家正是这种情况,还有不少去年的货款没结清,资金捉襟见肘,她爸急得常常半夜起来抽烟喝酒。

黄茵竹笑而不语。

厂名叫华人电子,老板还能是谁?

“茵竹,你有没有发现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