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城化肥厂的赵总一闻此言,马上兴奋起来,直接同陈东莱本人碰杯。“有劳陈镇长帮我牵线搭桥。当然,最好是能和峡煤的经理签一个合约,把订单价格固定下来。”
他的厂子主要生产氮肥,这是一种对热能要求很高的肥料,制备过程往往需要石油、天然气或者煤炭等高热量燃料的辅助。
为了保证利润,选用煤炭制肥,无疑是相当合适的。
“赵总一出手就是二百八十万,我们要是再不拿出些诚意,那岂不是让你丢了面子?”陈东莱笑了笑,把杯中烈酒倒入腹中。
“我倒是还有一点小问题。”赵总放下酒杯,带着有些疑惑与不解的神情说道:
“上午参观经开区园区的时候 我发现甲乙丙丁四大区的场面都足够火爆;但是我的副手仔细看了看,才发现了一个没有注意到的问题:”
“我们公司预计占地60亩,但是就目前的情况而言,空余面积最大的丁园区也只能拿出48亩土地;如果这个问题不能解决的话,我司只得考虑缩减生产线规模,直至利润能够追回成本。”
“赵总尽管放心。经开区可能会缺其他资源,但是唯独不缺土地。”
陈东莱笑着放下酒杯,“我们峡山镇正打算与经开区合资,按照经开区园区的标准建设戊己庚辛四个新园区。用地规模与经开区目前的规模大致相同。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今年四五月份,您应该就能看到第一个完工的新园区了。”
赵总哈哈一笑,眉眼中的忧愁尽去。“那就祝陈镇长旗开得胜!”
坐在一旁的沈荣文听着陈东莱与赵总的对话,眼眸逐渐低沉下来。
他此前早就收到县政府的通知,要求在新园区的建设上与峡山镇合作,不能直接甩开属地政府单干——毫无疑问,这就是陈东莱的后台王藏锋的意见。
如果峡山镇也要在随后四个园区的建设中分一杯羹的话,那就意味着他的功劳正在被逐渐摊薄。这对他而言无疑是一个不利的消息。
但是形势比人强。永安县人事变动剧烈,一直和他关系紧密的罗家也已经倒台,罗岐远竟然落得个烧炭自杀的下场。已经没有常委能够掣肘岳望北和王藏锋了。
此时和陈东莱作对,无疑是极其不明智的选择。眼下只能走一步看一步,等自家领导成功接任地委书记,一定会再在永安的人事上有所布局,那时候就是自己的蛟龙出海之日。